“中!真中!”——武汉高校暖心举措让河南家长赞不绝口

武汉高校为送新生家长提供三天免费住宿,河南家长感动盛赞,暖心举措彰显教育温度。

九月的武汉,暑热未消。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迎新现场,一句浓重河南口音的“中!真中!”打破了校园的喧嚣,引来阵阵会心的笑声。说这话的,是从河南自驾前来送孙子上学的刘爷爷。而他称赞的,正是学校为新生家长特别提供的——免费住宿三天。

一、千里送学,一份意想不到的“见面礼”

9月6日清晨,刘沛一家从河南南阳驱车400多公里抵达武汉。一路上,全家人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武汉住宿贵不贵?”“学校周边酒店好不好订?”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一家人心头。

当辅导员告诉他们“学校为家长准备了免费住宿”时,刘沛的父亲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还有这种好事?”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这些临时公寓并非简单的临时安置点。位于江南水乡学生公寓群的苏园居,窗明几净,空调凉风习习,崭新的床上用品叠放得整整齐齐。每间房间都配备了独立卫生间、热水器,甚至还有贴心的日常清洁服务。

刘沛利落地爬上上铺,主动为家人铺床。这个刚满18岁的男孩,用这样一个细微的动作,完成了从被照顾到照顾家人的角色转变。望着孙子忙碌的身影,刘爷爷眼眶湿润,连连竖起大拇指:“这学校,中!真中!”

二、300个房间,300份暖心守护

在这个迎新季,与刘沛家人同样感受到这份温暖的家庭,还有300个。

据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长助理、学生工作处处长余仕良介绍,学校今年专门开放了江南水乡学生公寓群的钱塘居和苏园居两栋空置楼栋,为新生家长提供3晚免费住宿。

“我们的首要目的,是为经济困难的家庭和订不到酒店的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余仕良说,“今年我校省外生源最多的来自海南,很多家长跨越千里送孩子上学,这份深情值得我们用最温暖的方式回应。”

数据显示,近年来高校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周边酒店普遍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价格也水涨船高。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这一举措,不仅为每个家庭节省了上千元的住宿开支,更缓解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三、从“免费住宿”到“情感过渡期”的教育智慧

细看这项政策的设计,处处体现着教育者的用心良苦。

“三天时间,不仅让家长有机会陪伴孩子熟悉校园,也能让他们自己了解武汉这座城市。”余仕良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巧妙的情感过渡期,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更从容地面对分别。”

在这三天里,家长们可以品尝食堂美食,体验校园生活,甚至参加学校专门组织的家长座谈会。许多家长表示,这种安排让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更加放心。

教育学者评价称,这种举措超越了简单的便利服务,体现了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展现了高等教育的人文关怀温度。

四、暖心举措背后的“迎新经济学”

事实上,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暖心举措,也折射出高校迎新工作的新思路。

随着“00后”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对高校的人性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份针对全国百所高校的调研显示,超过八成的新生和家长认为“迎新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对学校的第一印象”。

有教育专家算了一笔“经济账”:为家长提供免费住宿虽然需要一定投入,但由此带来的口碑传播效应和社会美誉度,远超过直接的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这种人性化关怀能够增强新生和家长的归属感,为后续的学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从一所高校到一座城市的温度传递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举措并非个例。近年来,武汉多所高校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迎新服务。

有的高校开通“新生专列”,在地铁站和火车站提供接驳服务;有的高校设立“家长休息区”,提供免费茶水和咨询服务;还有的高组织高年级学生担任“校园导游”,带领新生和家长熟悉环境。

这些点滴举措,共同编织成武汉这座大学之城温暖的人文图景。当刘爷爷用河南话连声说“中”时,他称赞的不仅是一所高校,更是一座城市的包容与温度。

结语: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教育是什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滋养和人格的塑造。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用300间免费公寓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就藏在那些润物细无声的细节里。

当刘沛为家人铺好床铺,当刘爷爷竖起大拇指,当一家人在崭新的公寓里安顿下来——这些瞬间汇聚成的温暖,将成为这个新生大学记忆中最美好的开端。

而这声质朴的“中!真中!”,也成为对高校育人工作最动人的肯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