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子成婚”的骗局:一场精心策划的婚姻陷阱​​

河南一男子因网恋女友谎称怀孕,支付16.6万彩礼后结婚,最终发现女方假孕骗婚且与他人暧昧,面临人财两空的困境。

河南的张先生从未想过,自己满怀期待的婚姻,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他与网恋两个月的“妻子”因“怀孕”而匆忙结婚,支付了16.6万元彩礼,辞去工作悉心照料,甚至全家为未出世的“儿子”欣喜若狂。


然而,直到预产期临近,他才发现:妻子从未怀孕。
更残酷的是,七夕当天,她正与另一男子牵手秀恩爱。

​一、“喜讯”突如其来,全家陷入甜蜜陷阱​

2025年初,张先生通过社交软件结识了一名女子。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交往仅两个月,女方便告知“怀孕”的消息。
满怀责任的张先生毫不犹豫,拿出16.6万元彩礼,与对方领证结婚。

婚后,张先生辞去工作,全心照顾“孕妻”。
然而,蹊跷之事接连发生:

  • 每次产检,妻子总以“医院人多”“你先回家”为由拒绝他陪同;
  • 她拿出“四维彩超单”,声称怀的是男孩;
  • 甚至拍摄“孕妇照”,腹部隆起逼真,全家深信不疑。

婆婆曾心生疑虑:“为什么她孕吐不明显?”
妻子立刻回应:“我就爱吃酸的!”——民间“酸儿辣女”的说法,反而让婆婆更加喜悦。

​二、谎言层层包裹,真相终被戳破​

临近预产期,妻子的“孕肚”再也无法伪装。
她拿出一张伪造的B超单,声称“胎儿因脐带绕颈已无生命体征”。
悲痛之余,张先生家人坚持前往另一家医院复查。
医生一句话彻底击碎幻想:“她根本没有怀孕。”

面对质问,妻子坦言:“我只是贪图你们全家对我的好。”
更令人心寒的是,张先生试图原谅她时,竟在朋友圈看到她和另一男子牵手过七夕的照片。

​三、骗婚产业链:道德沦陷与法律困境​

张先生一家前往女方家中讨要说法,女方父母声称“不知情”,甚至表示:“若早知道是假的,绝不会让她去检查,太丢人!”
关于彩礼退还,双方各执一词:

  • 张先生称对方拒绝退彩礼;
  • 女方父亲则说“结婚两年了,不能退”。

律师指出:由于婚姻已持续两年,彩礼难以追回,但离婚时可主张多分财产。

此类骗婚并非个例:

  • 河南一女子生下四个孩子后,与父亲合谋骗婚,两年内订婚四次,骗取百万财物;
  • 福建程某逼迫未成年女儿参与骗婚,半年诈骗84万元;
  • 甚至75岁老人通过媒人介绍对象,连续被骗9次……

​四、反思:如何避免落入“甜蜜陷阱”?​

  1. ​婚前充分了解​​:勿因“怀孕”等压力仓促结婚,务必深入了解对方家庭、人品及社交关系;
  2. ​核实关键信息​​:产检等重要事项需亲自参与,验证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3. ​警惕高额彩礼​​:若对方过分强调彩礼金额,需谨慎评估其动机;
  4. ​法律保护自身​​: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五、结语:婚姻的本质是诚信与责任​

婚姻不应成为敛财的工具,而是基于爱与责任的承诺。
骗婚者或许能一时得逞,但谎言终将瓦解,留下的只有受害者的伤痛与社会的谴责。

​如果你也曾遭遇类似骗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你的故事,或许能帮助更多人避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