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丝绸之路重镇张掖市迎来了一场青春体育盛宴。甘肃省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在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这座城市隆重开幕,来自全省14个市州、兰州新区和省体校的1158名青少年运动员齐聚一堂,在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类运动中挥洒汗水、展现风采。这场运动会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标志着甘肃体育后备人才选育模式从”零散找苗子”向”系统育人才”的历史性转变。

系统化选才:打破传统体育人才培养壁垒
本届运动会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创新的人才选拔理念。长期以来,甘肃体育人才培养存在分散化、片段化的问题,各地市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和系统培养。此次三大球运动会首次整合全省资源,建立起覆盖全省的选拔网络,通过系统化的竞赛体系,为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成长路径。
甘肃省体育局副局长李斌表示,这是该省”坚定振兴发展三大球、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夯实体育后备人才根基信心与决心的重要举措”。运动会不仅是一场竞技比拼,更是对全省各项目发展情况和青少年三大球赛事体系建设的一次集中检阅。
三大球并重:全面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
本届运动会设男子和女子足球、篮球、排球共6个比赛项目,81支参赛队伍将在8月24日至31日期间展开激烈角逐。这种全面覆盖三大球的赛事设计,体现了甘肃对各类球类运动均衡发展的重视。
三大球运动在甘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占据了体育爱好者的绝大多数,尤其深受青少年喜爱。这些运动不仅是力量的角逐、智慧的较量,更是培养青少年团队协作精神、顽强拼搏品质的重要载体。通过系统化的赛事安排,运动会将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推动各地高度重视三大球青训工作。
张掖优势:体育+文旅的完美融合
作为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的城市,张掖市为此次运动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举办条件。张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永刚介绍说,近年来该市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打造户外运动目的地与赛事聚集区,加快建设体育强市。
张掖市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与体育运动相得益彰。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还能感受这座丝绸之路古城的历史魅力,体验”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赛事内涵,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育人为本:体育教育的深层价值
此次运动会超越了单纯的竞技层面,更加注重体育的育人功能。三大球运动作为检验竞技体育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承载着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通过参与集体项目,青少年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
运动会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包括花式跳绳、健身操等表演项目,全面展示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成果。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赛场气氛,更让观众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多样魅力。
未来展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甘肃省第一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的举办,标志着该省青少年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这样的赛事平台,甘肃正在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未来,甘肃将继续加大在组建队伍、开展训练、人员选拔和投入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推动青训工作全面发展。这种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也能让更多青少年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获得全面发展。
这场在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举办的体育盛会,正在为甘肃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