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 AI 全景图亮相 WAIC:混元 3D 模型开源,智能体开发门槛迎来 “降维” 突破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让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能用上好用的 AI。”7 月 27 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的这句话,道出了腾讯在 AI 时代的核心愿景。当天,腾讯发布混元 3D 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开放平台等重磅成果,升级两大智能体开发平台,并首次对外展

示面向 AI 时代的产品应用全景图,用技术突破与生态开放,勾勒出 “AI 普惠” 的清晰路径。

混元 3D 世界模型开源:让 3D 建模从 “数周” 变 “分钟”

“输入一句话,生成一个可漫游的 3D 世界”—— 这一看似科幻的场景,在腾讯混元 3D 世界模型 1.0 面前成为现实。作为业界首个开源的 3D 世界生成模型,它彻底颠覆了传统 3D 建模的效率瓶颈:过去专业团队需数周完成的场景搭建,如今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或一张参考图,几分钟内就能获得高质量、风格多样的可漫游 3D 虚拟场景。

在游戏开发领域,这一突破的价值尤为显著。开发者只需输入 “一座中世纪城堡,塔楼宏伟,周围有石头雕像、石板路和花朵,卡通风格”,模型便能自动生成包含建筑、地形、植被的完整 3D 场景,细节精度媲美人工建模。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风格适配能力:无论是写实主义的都市街景,还是奇幻风格的异星地貌,甚至是像素风的复古场景,混元 3D 模型都能精准捕捉并呈现,大大降低了中小游戏团队的创作门槛。

技术层面,混元 3D 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 “多模态理解 + 生成式建模” 的深度融合。它通过亿级 3D 场景数据训练,能精准解析文本中的空间关系、材质描述和风格指令,再结合 procedural generation(程序化生成)技术,实现从 “抽象描述” 到 “具象场景” 的高效转化。开源后,开发者可基于模型进行二次训练,适配更多垂直场景 —— 比如建筑行业的户型生成、文旅领域的虚拟景区搭建等,进一步释放 3D 内容创作的想象力。

具身智能开放平台:让机器人 “即插即用”

当 AI 从 “数字世界” 走向 “物理世界”,具身智能成为新的竞争高地。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的具身智能开放平台 Tairos “钛螺丝”,正试图降低机器人行业的创新门槛。该平台包含模型算法和云服务两大模块,以 “即插即用” 的方式向行业开放,开发者可自由组合传感器融合、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能力,快速搭建专属机器人系统。

首批合作伙伴名单彰显了平台的行业认可度:越疆科技、乐聚机器人、擎朗智能等知名企业已加入生态,计划将 Tairos 的技术应用于工业巡检、家庭服务、商业配送等场景。例如,擎朗智能的餐厅服务机器人通过接入平台的环境感知算法,障碍物识别准确率提升 27%,复杂场景避障效率提高 40%。

腾讯的布局不止于此。会上,Robotics X 实验室与徐汇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徐汇区打造具身智能产业聚集区,通过 “技术开放 + 场景孵化 + 人才培养” 的模式,加速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的落地。正如吴运声所言:“具身智能不是单点技术的比拼,而是生态协同的较量。我们希望通过 Tairos,让更多企业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创新。”

智能体开发平台升级:零代码构建多智能体协同系统

智能体(Agent)作为大模型落地的核心形态,其开发门槛一直是行业痛点。腾讯此次对两大智能体开发平台的升级,堪称 “降维式” 突破 —— 面向企业用户的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从 “大模型知识引擎” 全面进化,支持零代码创建多智能体并实现协同交互。

以酒店行业为例,企业可快速搭建 “入住服务智能体”“客房管理智能体”“投诉处理智能体”:入住前,智能体能自动识别用户偏好(如房型、是否需要婴儿床),替代人工确认;入住中,用户通过自然对话直接调用客房服务,无需等待前台转接;多个智能体通过统一调度系统协同,让服务响应速度提升 60%,人力成本降低 35%。平台还支持对接主流数据库和腾讯文档等数据源,让智能体的回答更精准、更灵活。

面向个人用户的 “腾讯元器” 则深度整合腾讯生态资源:用户可一键拉取公众号文章构建知识库,快速生成 “公众号智能体”,并授权其在矩阵号发布内容;优质智能体还将被分发至应用宝电脑版 AI 专区,获得流量扶持。这种 “创作 – 分发 – 变现” 的闭环,让个人开发者能轻松将 AI 能力转化为实际价值。吴运声强调:“生态是腾讯元器的核心优势 —— 我们不只是提供工具,更提供从开发到落地的全链路支持。”

AI 原生应用全景图:从 C 端工具到行业解决方案

技术的突破最终要落地到应用。腾讯此次展示的 AI 产品应用全景图,以 “1+3+N” 为核心架构:以混元大模型为引擎,构建具身智能开放平台、B 端与 C 端智能体开发平台三大基础能力层,再延伸出 N 个垂直领域的 AI 原生应用,覆盖企业服务、生活、办公、内容创作等场景。

C 端用户熟悉的 “腾讯元宝” 持续迭代,新增 “长期记忆” 功能 —— 它能记住用户过往的对话偏好(如喜欢简洁回答还是详细解析),提供更个性化的交互体验;“腾讯 AI 工作台 ima” 则成为个人知识管理的利器,支持语音转笔记、文档智能摘要、多模态内容生成,让信息处理效率提升 50%。

企业服务领域的创新更令人瞩目。企点营销云 Agent 能自动化完成人群提取、画像分析、商品优选全流程,某电商平台使用后,营销转化成本降低 32%;腾讯地图旅游规划 Agent 可一键生成个性化攻略,结合实时交通、天气数据动态调整行程,用户满意度达 91%。在内容产业,专为游戏开发者打造的全链路 AI 解决方案 VISVISE,实现从创意孵化(剧情生成)到资产管理(3D 模型库)的全流程智能化,让游戏开发周期缩短 40%。

三大趋势与生态共建:AI 普惠的 “腾讯路径”

论坛上,吴运声解读了 AI 发展的三大趋势: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让 AI 更懂用户;从图文交互到多模态交互,让体验更自然;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协同,让能力更强大。这三大趋势,正是腾讯 AI 布局的底层逻辑。

为推动技术落地与人才培养,腾讯发起首届黑客松 Agent 应用创新挑战赛,鼓励开发者使用智能体开发平台探索场景创新。“智能体是大模型产生价值的重要形态,” 吴运声说,“它不是炫技的工具,而是能长期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共生伙伴’。”

从混元 3D 模型开源到具身智能平台开放,从智能体开发降门槛到 AI 原生应用落地,腾讯的 AI 全景图展现了清晰的路径:以技术突破降低创新门槛,以生态开放汇聚行业力量,最终实现 “让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能用上好用的 AI”。在 AI 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种 “普惠” 导向的布局,或许正是技术持续进化的终极意义 —— 毕竟,衡量 AI 的价值,从来不是参数的高低,而是它真正走进了多少人的生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