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大战再添变数:三星放话”欢迎苹果入场”,行业或将迎来黄金时代

2025年7月的盛夏,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折叠屏赛道。当科技媒体9to5Mac援引彭博社最新采访内容,披露三星移动业务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崔元俊对苹果入局折叠屏市场的公开表态时,这场持续近五年的”折叠革命”似乎正迎来关键转折点——作为当前折叠屏市场的绝对领跑者,三星以罕见的开放姿态,向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递出了”橄榄枝”。

从”独舞”到”共舞”:折叠屏市场的成熟信号

在崔元俊的最新发声中,最受行业关注的莫过于这句:”苹果的加入对行业竞争发展和消费者都是好事。” 这句话背后,折射出的是折叠屏市场从”技术验证期”向”生态普及期”跨越的行业共识。

过去四年间,折叠屏手机经历了从概念机到消费级产品的蜕变。根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仅为710万台,而2024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283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8%。市场扩容的同时,技术瓶颈也在被逐一突破:铰链结构的耐用性从最初的20万次折叠提升至当前的50万次,UTG超薄玻璃屏幕的良率从不足30%跃升至85%以上,电池续航与重量平衡问题通过新型材料应用逐步改善。这些技术积累,让折叠屏从”极客玩具”逐渐向主流消费群体渗透。

在此背景下,三星的表态显得意味深长。作为全球折叠屏市场的”拓荒者”,三星自2019年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以来,已累计迭代12款产品,覆盖横向内折、竖向外折、横向外折等多种形态,累计出货量突破2000万台,占据全球折叠屏市场近60%的份额。崔元俊在采访中强调”三星已在折叠屏技术领域耕耘多年,积累了大量技术和专业知识”,并非虚言——其自主研发的超薄铰链技术(UTG+隐形铰链)、自适应分屏算法、多任务处理系统等功能,已成为行业技术标杆。

但市场格局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中国厂商华为凭借Mate X系列的影像与通信优势,在高端市场分得一杯羹;小米、荣耀等品牌则以高性价比机型抢占中端市场;甚至谷歌也带着Pixel Fold加入了战局。此时,苹果的入场将彻底改变”安卓阵营内部竞争”的格局,形成”双巨头引领+多强跟随”的全新生态。

“技术自信”下的开放心态:三星的底气何在?

崔元俊的表态中,”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的表述同样值得玩味。这并非盲目自信,而是基于对自身技术壁垒的清醒认知。

首先是核心组件的垂直整合能力。三星是全球唯一能自主生产折叠屏手机”三大件”(柔性OLED屏幕、存储芯片、处理器)的厂商。其旗下SDC(三星显示)占据了全球折叠屏OLED市场80%以上的产能,最新的UTG玻璃厚度仅30微米,抗摔性较上一代提升3倍;Exynos芯片与骁龙定制芯片的双路线策略,确保了不同市场的性能适配;而自研的折叠屏UI系统(One UI Fold),通过AI学习用户使用习惯,将多任务处理效率提升了40%。这种”从屏幕到芯片”的全链路掌控力,构成了三星难以复制的竞争护城河。

其次是生态体系的深度布局。除了硬件,三星已构建起覆盖软件、服务、配件的完整生态。例如,其DeX模式可将折叠屏手机扩展为桌面级电脑,与三星笔记本、平板实现无缝协同;Galaxy Watch系列智能手表与折叠屏手机的联动功能,覆盖健康监测、通知提醒等高频场景;甚至第三方配件厂商(如贝尔金、UGREEN)也针对三星折叠屏开发了专用保护壳、支架等产品。这种生态粘性,是苹果凭借iOS系统早已建立的优势,但对安卓阵营而言仍是需要追赶的课题。

此次崔元俊特别提及的Galaxy Z Flip 7(首款搭载Exynos芯片的折叠屏手机),正是这种技术自信的集中体现。作为三星的”小折叠”旗舰,Z Flip系列凭借时尚外观和亲民价格(起售价较大折叠机型低约30%),长期占据全球折叠屏销量榜前三。此次换用自研Exynos芯片,三星经过了”严格的测试流程”——据内部人士透露,团队针对折叠屏的特殊散热需求、高频折叠对芯片的影响进行了超10万次模拟测试,最终确认Exynos 2500芯片在性能释放(CPU/GPU性能较上一代提升25%)、功耗控制(日常使用续航延长1.5小时)和稳定性(高温/低温环境下无宕机)上完全满足需求。这种”为折叠屏而生”的芯片定制能力,正是三星区别于其他安卓厂商的关键。

苹果入场:是”狼来了”还是”鲶鱼效应”?

对于苹果即将推出的首款折叠屏手机,崔元俊的评价直白而积极:”对行业竞争发展和消费者同样如此。” 这背后,是行业对”鲶鱼效应”的期待——当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加入战场,将直接推动技术标准升级、加速创新普及,并倒逼现有厂商提升服务质量。

从历史经验看,苹果的入局往往能定义新赛道的”黄金标准”。2007年第一代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2010年iPad开创了平板电脑品类,2016年AirPods推动了真无线耳机的普及。折叠屏领域同样如此:苹果的设计语言(如更轻薄的机身、更精密的铰链)、软件生态(与macOS、iPadOS的无缝协同)、品牌溢价能力(起售价可能突破2万元),都将迫使整个行业在工艺精度、用户体验、服务体系上实现跃升。

更关键的是,苹果的用户基数(全球iPhone用户超13亿)将为折叠屏市场注入新的增量。目前折叠屏用户主要集中在科技爱好者和高端消费者群体,而苹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可能吸引更多对价格不敏感但追求”尝鲜”的用户。IDC预测,若苹果2026年推出折叠屏手机,全球折叠屏市场规模有望在2027年突破5000万台,较当前翻一番。

对消费者而言,苹果的加入将带来更丰富的选择。一方面,安卓阵营的”性价比路线”与苹果的”高端精品路线”将形成互补,覆盖从3000元到2万元的价格带;另一方面,两大巨头的竞争将加速技术创新(如更耐用的铰链、更智能的交互系统、更完善的软件适配),最终惠及普通用户。崔元俊在采访中提到的”消费者利好”,本质上正是这种”竞争驱动进步”的市场规律。

未来已来:折叠屏的”黄金时代”需要多元玩家

从崔元俊的表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三星的开放心态,更是整个折叠屏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当市场从”一家独大”转向”多元竞争”,当技术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协同”,消费者终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对于三星而言,欢迎苹果入场并非示弱,而是基于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以及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正如崔元俊所说:”三星将继续巩固技术领先地位,而苹果的加入将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折叠竞赛”中,或许没有真正的输家——无论是领跑者还是追光者,最终都将推动人类与智能设备的交互方式迈向新的高度。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苹果折叠屏手机的亮相,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将被重新书写。但无论竞争如何激烈,用户始终是这场变革的核心。正如崔元俊在采访尾声所言:”我们期待与苹果共同为消费者带来更精彩的折叠屏体验。” 或许,这才是折叠屏大战的终极意义——不是谁取代谁,而是让”折叠”真正融入生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