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电子2025上半年交卷:Mini LED登顶全球第一,TV出货量稳居世界第二背后的技术突围与全球化逻辑

2025年7月22日,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的上半年全球电视销量数据,在显示行业掀起不小的波澜——1346万台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7.6%,稳居全球前二;更亮眼的是,其Mini LED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暴增176.1%,首次登顶全球第一。这两组数据不仅是一份企业成绩单,更折射出显示产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的关键信号:当Mini LED从概念走向普及,当全球市场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TCL用一份“技术+全球化”的双重答卷,为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突围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Mini LED登顶:技术厚度铸就全球领跑地位

2025年的显示行业,“Mini LED”无疑是关键词。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Mini LED LCD电视面板出货量仅600万片,2025年预计将突破1000万片——这一跳跃式增长的背后,是消费者对“高亮度、高对比度、沉浸式画质”的需求爆发,也是显示技术从LCD向Micro LED过渡的关键转折点。

TCL能在这条新赛道上率先撞线,绝非偶然。自2019年推出全球首台量产Mini LED电视以来,TCL用六年时间完成从“技术尝鲜者”到“产业定义者”的蜕变:其不仅是行业唯一拥有Mini LED全产业链布局的品牌,更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用于显示技术研发,自主研发高精度固晶机、巨量转移检测设备等核心装备,将实验室技术到量产的周期缩短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3。这种“技术先手棋”,让TCL在2024年便以179万台的Mini LED出货量(市占率28.8%)占据全球半壁江山,而2025年上半年的137万台出货量(市占率10.8%),不过是这一优势的延续。

更值得关注的是,TCL并未止步于“规模领先”,而是通过产品创新重新定义Mini LED的“高端标准”。上半年推出的Q10L系列,便是其技术厚度的集中体现:

  • 外观设计:行业首创“极景·无黑边”技术,通过22项专利(包括0.1纳米级加工精度、千万级气相沉积工艺),将传统黑矩阵宽度缩减97%,配合航空铝镁合金边框与纳米炭黑材料,屏幕占有率接近100%,关机时如艺术品般融入家居;
  • 画质表现:搭载“蝶翼华曜屏”(定制VA屏),通过液晶分子仿生排列将原生对比度提升至7000:1;结合“万象分区技术”(6042个分区),单区控光效能超越传统万级分区,峰值亮度实测超6000nits,彻底消除光晕;
  • 色彩与生态:量子点Pro 2025技术让色域覆盖达98% DCI-P3,色彩纯度提升20%且10万小时无衰减;TSR AI独立画质芯片则通过伏羲大模型,将低分辨率片源优化至4K质感,实现“片源-显示”的全链路画质保障。

这些技术创新直击用户痛点——iiMedia Research 2024年底调研显示,近七成消费者将“画质”列为购机首要考量,而Q10L系列正是通过抗反光、控光精准度等细节优化,将“高端”从参数变成了可感知的体验。也正因如此,其在国内618购物节全渠道零售量突破27万台,登顶行业榜首;海外市场中,Mini LED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196.8%,占比提升至7.7%,在欧洲、新兴市场均实现翻倍增长。

二、“中高端+大屏化”战略:从产品升级到全球市场渗透

TCL整体TV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的背后,是“中高端+大屏化”战略的深度落地。2025年上半年,其65吋及以上电视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29.7%,75吋及以上增长同样迅猛;国际市场更呈现“结构性升级”——欧洲市场75吋及以上电视增长71.7%,北美市场65吋及以上增长60.5%,新兴市场(菲律宾、阿根廷等)大尺寸电视直接登顶市占率第一。

这种增长绝非简单的“尺寸放大”,而是“画质+音效+设计+生态”的全面升级。TCL依托华星光电的产业链优势(从面板、背光到芯片垂直整合),实现了技术快速迭代:例如自研“万象分区技术”通过超聚光微透镜、瞬态响应算法等七项突破,让85吋电视在千级分区时即可达到传统产品万级分区的控光效果;量子点显示领域,其累计申请专利超11万件(量子点相关专利2913件,全球第二),完成从材料研发到整机设计的全产业链闭环。

渠道与营销的全球化布局,则为产品升级提供了“落地抓手”。TCL在越南、墨西哥、波兰等地布局生产基地,辐射北美、亚太、欧洲等核心市场,实现敏捷交付与成本优化;同时通过赞助国际体育赛事、电竞活动等高端场景营销,提升品牌溢价能力——目前其全球TOP50渠道覆盖率超95%,形成“研发-生产-分销”的全链路协同。

在中国市场,TCL采取“双品牌”策略:主品牌TCL聚焦家庭用户对大屏娱乐、极致画质的需求,雷鸟品牌则瞄准电竞、年轻潮流群体,通过精准分层覆盖不同消费场景。叠加“以旧换新”政策红利与高端产品需求增长,其Mini LED电视国内出货量同比激增154.2%,为本土市场的前二地位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从“规模扩张”到“价值跃迁”: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启示

TCL电子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本质上是一次“经营质量”的胜利——当行业陷入“低价内卷”时,TCL选择用技术提升附加值(Q10L系列的高端定价与用户认可),用全球化布局对冲单一市场风险(欧洲、新兴市场的高增长),用用户思维替代“参数竞争”(从抗反光到控光精准度的细节优化)。

这种“价值跃迁”的背后,是中国科技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早期通过技术引进快速切入市场,中期通过研发投入建立壁垒,如今通过全球化布局输出标准。正如行业观察人士所言:“TCL的成功不仅是企业的胜利,更证明了中国制造可以通过‘技术深耕+全球资源整合’,在全球高端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与显示产业的深度融合(如TSR AI芯片的持续进化),TCL的“技术+全球化”战略或将释放更大潜力。但更关键的启示在于:在全球化竞争中,“硬核技术”与“用户需求”的双轮驱动,才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动力。

从2019年首台Mini LED电视到2025年全球第一,TCL用六年时间书写了一段“技术突围”的传奇。这段传奇的意义,不仅属于企业本身,更照见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无限可能——当“高端”“创新”“全球化”不再是口号,而是融入企业基因的发展逻辑,中国品牌终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