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智能化变革。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之际,贵州省铜仁市中医医院推出的“中医循证智医助手”成为行业焦点。这一创新系统不仅通过AI技术提升了诊疗效率,更以严密的安全架构为医疗数据筑起“防护屏障”,为智慧医疗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一、AI赋能中医,破解行业痛点
今年6月上线以来,中医循证智医助手迅速成为铜仁市中医医院医生们的得力助手。该系统基于院内DeepSeek R1大模型,创新性地采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RAG),与万方中医药知识库深度融合,构建起“大模型+领域知识”双轮驱动架构。这种设计有效解决了通用大模型在专业医疗领域存在的两大痛点:知识幻觉(生成虚假信息)和溯源缺失问题。
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陈霞的体验颇具代表性:“系统不仅能快速提供药物来源、疾病诊断依据等关键信息,还能帮助进行疑难杂症的初步判断。”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台独创的“辅助诊疗+终身学习”双模式,既满足了临床即时需求,又为医生提供了持续的专业成长平台,形成医疗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二、五大场景构建临床价值闭环
该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聚焦临床实际需求设计的五大应用场景:
- 辅助诊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供诊断建议
- 用药助手:精准匹配药物适应症与禁忌症
- 报告解读:智能化分析检验检查结果
- 方剂分析:解析经典方剂的组成与功效
- 古籍速览:快速检索中医典籍关键内容
技术架构上,系统在生成答案前会先检索万方中医药知识库,确保信息可靠性;同时创新性地采用文献溯源机制,所有建议均可追溯到原始文献,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这种“检索-验证-生成”的工作流程,使AI输出既保持了大模型的智能性,又具备了专业知识的准确性。
三、三层防护体系保障数据安全
在网络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该系统的安全架构尤为值得称道。医院信息科负责人罗益介绍,系统采用“云-网-端”三级防护体系:
- 专网隔离:由中国电信部署的卫生专网构成基础网络环境,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
- 分区防护:知识库部署在内网,计算资源部署在专网云平台,通过API接口有限连通
- 端口管控:网络安全设备严格限制服务器间访问端口,实现双向访问控制
这种架构既保障了系统性能,又确保了“内网数据不出网,外网威胁不进门”。值得注意的是,系统还建立了完备的审计机制,所有数据访问行为均可追溯,符合《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

四、智慧医疗发展的启示
中医循证智医助手的成功实践,为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专业性是医疗AI的核心。系统通过领域知识库与大模型的结合,既发挥了AI的智能优势,又确保了医疗信息的专业准确。这种“专业校验智能”的模式值得行业借鉴。
其次,数据安全是智能化前提。系统采用的专网隔离、分区部署策略,平衡了便捷性与安全性,特别是在处理敏感医疗数据时,这种谨慎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
最后,人机协同是发展方向。系统设计的双模式应用,既辅助医生决策,又促进专业学习,这种“AI增强人类”而非“AI替代人类”的理念,更符合医疗行业的伦理要求。
五、展望未来
随着《“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中医循证智医助手的经验有望在更多医疗机构推广。未来,随着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医疗AI有望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更大范围的知识共享与协同进化。
铜仁市中医医院的实践表明,医疗智能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需要技术创新、安全保障、伦理考量等多维度的系统设计。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之际,这一案例生动诠释了“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智慧医疗建设理念,为行业树立了值得借鉴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