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产业的棋盘上,AI 芯片领域的博弈正呈现出愈发复杂的局面。作为行业巨头的英伟达,长期以来在 AI 芯片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中国市场,更是其业务版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板块。然而,如今英伟达却在这片曾经让其赚得盆满钵满的市场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 其精心推出的多款 “对华减配特供版” 芯片,正逐渐被中国买家冷落。

据路透社 9 月 16 日的独家报道,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最新人工智能芯片 RTX6000D,正面临需求低迷的尴尬处境。多家中国科技巨头,作为英伟达的主要大客户,纷纷拒绝为这款芯片下单。消息人士透露,RTX6000D 主要面向 AI 推理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样品测试中,其性能表现远不及被美国政府禁止在中国销售的 RTX5090 芯片,这使得中国买家普遍认为该芯片性价比不高,难以满足自身业务需求。
这并非英伟达 “对华特供版” 芯片首次遇冷。本月早些时候,阿里巴巴、腾讯和字节跳动等中国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仍在观望英伟达 H20 芯片订单的落实情况。尽管英伟达在 7 月重新获得了 H20 芯片的销售许可,但出货进程却迟迟未能推进。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性能更强劲的英伟达 B30A 芯片表现出浓厚兴趣。据悉,B30A 芯片基于 Blackwell 架构,预计性能可达 H20 芯片的六倍,而价格仅为其两倍。不过,截至目前,B30A 芯片能否获批出口中国,依旧悬而未决。
值得注意的是,RTX6000D、H20 和 B30A 三款芯片,均是英伟达为遵守美国政府对华出口限制政策而开发的 “降级版” 产品。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为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在 AI 芯片领域不择手段,持续收紧出口管制,试图以此保持自身在 AI 领域的领先优势。但这一做法不仅损害了中美正常的科技贸易往来,也让英伟达等美国半导体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RTX6000D 当前需求的疲软,与卖方分析师此前的乐观预测形成了鲜明反差。上个月,摩根大通在其报告中预计,今年下半年 RTX6000D 的产量将达到 150 万片。而在 7 月份,摩根士丹利也曾预测英伟达的 RTX6000D 库存将达 200 万片。直至本周,英伟达才开始正式出货 RTX6000D,然而市场反馈却给了其沉重一击。对于这一局面,英伟达发言人仅声明 “市场竞争激烈…… 但我们提供最好的产品”,但显然,这样的回应难以平息市场的质疑。
事实上,自 2022 年 10 月起,美国政府便已实施一系列严苛的芯片出口限制措施,随后更是不断收紧政策,致使英伟达、AMD、英特尔等美国半导体巨头无法向中国销售其最先进的芯片。为在困境中寻求生机,这些企业不得不绞尽脑汁,寻找变通之法。英伟达此前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定制 H20 芯片,便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并于去年 2 月份开始接受预订。据路透社此前报道,H20 芯片在训练 AI 模型的速度上,虽不及英伟达其他芯片,但在推理环节却颇具竞争力。数据显示,在截至 1 月 26 日的财年中,中国市场为英伟达贡献了高达 170 亿美元的收入,占其总销售额的 13%,足见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已三度访问中国大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不言而喻。黄仁勋始终认为,继续向中国出售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是美国在该领域维持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然而,自今年 1 月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便誓言要持续打击美企对华 AI 芯片出口。4 月,美国以所谓 “符合国家和经济安全利益” 为由,紧急叫停英伟达 “对华特供版” H20 芯片、AMD 的 MI308 芯片及同类型 AI 芯片的对华出口。对此,美媒分析指出,中国 DeepSeek 的崛起,极大地触动了美国社会的敏感神经,成为美国政府此番举措的重要导火索。
7 月中旬,黄仁勋在访华期间宣布,美国已批准 H20 芯片销往中国。但随后英国《金融时报》8 月的一则报道,再次将英伟达推向风口浪尖。报道称,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AMD)已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其在中国销售芯片收入的 15%,以此换取特朗普政府颁发的出口许可证。这一消息一经披露,舆论哗然,英伟达的商业道德和市场信誉遭受重创。
不仅如此,围绕英伟达的争议仍在持续发酵。去年 12 月 9 日,中方监管部门因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依法对其展开立案调查。在近一年后的 9 月 15 日,中方监管部门再度声明,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将依法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面对这一情况,英伟达在声明中表示正在遵守相关法律,并将 “继续与所有相关政府机构合作,评估出口管制对商业市场竞争的影响”,但对于与美国政府就支付 15% 中国业务收入分成一事,该公司拒绝进一步表态。
从地缘政治的大视角来看,过去六个月里,中美两国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交锋不断。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方面对中国滥施畸高关税,后又有所下调,同时还借 TikTok 等问题对中国进行无端威胁;中国则迅速在关税层面予以反制,并针对包括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在内的多家美国企业发起反垄断调查,彰显了对美国企业加强监管的坚定决心。
咨询公司 Plenum 的合伙人薄正元指出:“这是一个明确的警告信号,如果美国继续维持过去几年那种不合理的出口管制模式,必然会引发相应后果,中国将毫不犹豫地对美国公司采取行动。” 就在中方发布对英伟达的初步裁定前夕,特朗普政府于当地时间 9 月 12 日再次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 “实体清单”,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纽约时报》援引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莱斯特・罗斯的观点称:“这是中方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充分运用其监管政策工具和外交谈判手段,拓宽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的渠道,超越外国竞争对手,逐步降低对外部的依赖。” 报道还特别关注到,中方监管机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人近期多次提及 “搭建公平竞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全球公平竞争治理”,这清晰地表明中国正积极参与全球反垄断规范的制定,并将加大对外资在先进科技行业收购行为的审查力度。“中方已明确释放信号,显示出其对外国公司开展反垄断调查的意愿,而这在以往是较为罕见的。”
随着中国本土 AI 芯片企业的迅速崛起,如寒武纪、华为等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能逐步提升,正逐步填补市场空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国产算力方案。有预测显示,到 2027 年,中国 AI 芯片市场中,国产产品的比例有望大幅攀升至 55%,而英伟达等美国供应商的份额则可能出现明显下滑。在此背景下,英伟达若想重新赢回中国市场的青睐,不仅需要在产品性能和性价比上做出实质性改进,更需妥善应对中美复杂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中方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否则,其在华业务前景将愈发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