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剧集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重构。随着用户日均刷剧时长突破2小时、”短内容成瘾症”的蔓延,以及短剧市场以超500亿规模碾压电影票房的工业化产能,传统长视频平台面临着用户流失率超40%、S+项目亏损率攀升至67%的双重困局。在这一背景下,以肖战、杨紫、杨洋、成毅、白鹿为代表的顶流演员们领衔的剧集混战,不仅关乎个人演艺事业的突破,更折射出平台间差异化竞争的战略博弈。本文将深入剖析2025年剧集市场的三大核心趋势:古偶赛道的持续高热与转型、悬疑与严肃文学的双轨并行,以及平台差异化布局下的内容生态重构,揭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更有可能拔得头筹。

古偶赛道:流量与口碑的悖论与革新
古装偶像剧作为中国剧集市场经久不衰的类型,在2025年依然占据着平台战略布局的核心位置。根据云合数据发布的《2025Q1长剧集网播表现与市场观察》,Q1全网剧集累计有效播放量霸屏榜TOP10中,古偶剧惊人地占到一半席位,《大奉打更人》《国色芳华》《白月梵星》更是包揽前三甲[^用户消息]。这一数据印证了一个行业共识:尽管古偶剧常陷入口碑争议,但其市场回报率和流量吸附能力依然让各平台难以割舍。
2025年的古偶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顶流驱动“与”题材融合“双重特征。爱奇艺将宝押在了刘诗诗领衔的《淮水竹亭》上,这部改编自国漫《狐妖小红娘·竹业篇》的古装奇幻剧,保留了原著中”竹亭定情””剑心破碎”等高虐场景,由刘诗诗饰演的东方淮竹与张云龙饰演的王权弘业上演宿命虐恋,结局被观众称为”BE美学天花板”。该剧自播出以来热度居高不下,但关于改编与剧情的争议也持续发酵,这种”高热高议”的状态恰恰反映了古偶剧在当下的生存常态——不怕被骂,只怕无人问津。
优酷则依托肖战和杨洋两大顶流,打造了《藏海传》和《雨霖铃》两部重磅作品。其中《雨霖铃》尤为引人注目,作为正午阳光出品的武侠剧,它标志着杨洋的”古装战神回归”,剧中展昭(杨洋饰)为查襄阳王阴谋,与大小姐霍玲珑、锦毛鼠白玉堂组成”侠探三人组”,江湖朝堂双线并行,武打场面刀光剑影,兄弟情义堪比《少年包青天》。优酷通过将古偶元素与武侠、悬疑类型的创新融合,试图突破传统古偶的叙事窠臼。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古偶剧在题材表达上呈现出显著的”去恋爱中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作品在保留感情线的同时,将叙事重心转向女性成长与权谋智斗。如腾讯视频的《凤凰台上》由任嘉伦与彭小苒主演,剧中皇帝萧焕为扳倒权臣化身江湖侠客,与未婚妻凌苍苍意外携手,从政治联姻到双向救赎,被称作古代版《史密斯夫妇》;爱奇艺的《大生意人》、腾讯的《问丹朱》、优酷的《楚后》等作品也都更偏重女性角色的事业线与成长轨迹[^用户消息]。这种转变既回应了观众审美品位的提升,也体现了创作端对古偶类型瓶颈的突破意识。
然而,古偶赛道的持续高热也面临着隐忧。四大平台中,芒果TV的古偶布局相对弱势,《韶华若锦》《明月录》等作品在演员阵容上缺乏流量优势[^用户消息],反映出中型平台在顶流争夺战中的资源劣势。同时,随着短剧的崛起,传统长剧古偶的商业模式受到挑战——当《庆余年》拆分成30集长剧与80集微短剧同步开发,观众的时间和注意力被进一步分割,长剧古偶如何维持其投入产出比,成为平台必须思考的战略问题。
悬疑与严肃文学:深度与广度的双重博弈
2025年的剧集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雅俗共赏“态势——在古偶赛道持续高热的同时,悬疑类型与严肃文学改编也成为了平台竞相布局的高地。这种双轨并行的现象,既反映了平台对用户分众化需求的回应,也体现了内容产业在”流量逻辑”与”品质追求”之间的艰难平衡。
悬疑赛道自《隐秘的角落》引爆市场以来,已成为各大平台的”兵家必争之地”。爱奇艺凭借”迷雾剧场”的厂牌优势,在2025年推出了《借命而生》《低智商犯罪》和《树影迷宫》等作品,并与《隐秘的角落》作者紫金陈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紫金陈新作系列片单”,包括《白色漩涡》《灰色漩涡》《黑色漩涡》三部曲[^用户消息]。这种剧场化运营策略不仅强化了平台的内容标识,也通过类型聚合培养了稳定的受众群体。数据显示,爱奇艺的”恋恋剧场”女性用户占比高达51.3%,90后和00后合计占比43.1%,这种精准的用户画像为广告主投放提供了明确导向,形成了内容与商业的良性循环。
优酷在悬疑领域的布局则体现了更强的类型融合倾向。《梦之海》在传统悬疑框架中加入玄幻元素,《火场追凶》《法医秦明之偷窥者》等作品则依托老牌IP进行创新延伸[^用户消息]。这种”悬疑+”的模式既保留了基础类型的叙事吸引力,又通过元素混搭创造新鲜感,反映了平台对用户审美疲劳的预判与应对。
腾讯视频的悬疑剧更倾向于犯罪题材的”落地”表达,如《刑警时刻1:风华正茂》《海魂衫》《扫鼠岭》等作品都扎根于社会现实土壤[^用户消息]。这种偏向写实的风格与腾讯整体注重现实题材的平台定位相契合,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平台的类型特色。
比悬疑赛道更具战略意义的是,2025年各大平台对严肃文学IP的哄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人世间》的成功改编证明了严肃文学在影视化领域的巨大潜力,尽管这类作品因深刻的文学内涵而面临改编挑战,但其提供的思想深度与时代厚重感,恰恰是当前剧集市场最为稀缺的资源[^用户消息]。
爱奇艺的《生万物》改编自赵德发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小说《缱绻与决绝》,腾讯视频则拿下了孙甘露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千里江山图》,并邀请王倦、金海曙共同担任编剧,而《风禾尽起张居正》更是由陈道明担任监制[^用户消息]。这些作品从题材到阵容都体现了平台对”品质标杆”的追求,不仅能够提升平台的内容调性,也有助于吸引高净值用户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悬疑与严肃文学的双轨并行,反映了平台在用户洞察上的精细化运作。悬疑类型以其强情节、高反转的特性,更适合年轻用户的观看习惯;而严肃文学改编则满足了成熟观众对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双重期待。这种分众化策略在存量竞争时代尤为重要——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在线视频行业月活用户数已达8.15亿,腾讯视频与爱奇艺的用户差距仅为700万,在这种胶着状态下,对垂直领域的深耕远比泛流量争夺更为高效。
表:2025年四大平台悬疑与严肃文学代表作品对比
平台 | 悬疑代表作品 | 严肃文学改编 | 战略特点 |
---|---|---|---|
爱奇艺 | 《借命而生》《低智商犯罪》 | 《生万物》 | 剧场化运营,类型深耕 |
优酷 | 《梦之海》《法医秦明》 | 暂无公开信息 | “悬疑+”类型融合 |
腾讯 | 《刑警时刻1》《扫鼠岭》 | 《千里江山图》 | 现实落地,品质导向 |
芒果TV | 《猎心》《深瞳之下》 | 暂无公开信息 | 体量较小,偏向年轻化 |
平台差异化:从流量内卷到质量突围的路径分野
2025年的剧集市场竞争已进入深水区,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四大平台看似迥异的战略调整,实则殊途同归:从野蛮生长的”流量内卷”,转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质量突围”。在这场变革中,各平台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定位,而顶流演员们的作品选择与表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平台战略的引导与制约。
爱奇艺在内容布局上体现了最为多元的探索精神。一方面,它通过”迷雾剧场”和”恋恋剧场”等厂牌化运营深耕悬疑与爱情类型;另一方面,它又大胆尝试《在人间》《半个月亮爬上来》等迷你剧集,探索新型叙事形式[^用户消息]。《在人间》作为高概念奇幻爱情剧,由赵丽颖领衔主演,以多重人格的徐天为中心展开复杂故事,剧中”人格排挤”隐喻当代身份焦虑,”虚拟空间”映射社交媒体时代自我异化,最终”人格共生”的结局传递了接纳哲学观。这种兼具商业性与思想性的尝试,彰显了爱奇艺在”创新风险”与”政策合规”间寻找平衡的战略意图。
腾讯视频凭借生态优势采取了”全面覆盖“的策略。在内容生产上,腾讯以”多维入口+IP驱动”为核心,2025年1月上线独立短剧小程序”火星短剧社”,整合微信生态流量,形成”剧场+推荐”双频道引流机制。在IP开发上,阅文集团开放2000余部网文IP进行短剧改编,爆款短剧《好孕甜妻被钻石老公宠上天》上线7天充值流水破5000万元。这种生态协同能力是腾讯独有的竞争优势,尽管目前其短剧转化效率仅为抖音的1/5,但长远来看,IP全产业链开发潜力巨大。在长剧领域,腾讯坚持现实题材押注,如《六姊妹》《我的后半生》等家庭情感剧表现亮眼,《六姊妹》更以市占率10.02%的绝对优势断层领先,强化了平台”接地气”的内容标签。
优酷近年来确立了”热血+港风“的双轨特色。在热血题材方面,杨洋主演的《凡人修仙传》、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镖人》以及重启”老九门”的《九门》,都延续了优酷”硬核”的内容传统[^用户消息]。在港剧方面,《新闻女王2》《无惧》《巨塔之后》等作品接棒《新闻女王》,形成了独特的”港印象”产品线[^用户消息]。这种差异化定位使优酷在四大平台中保持了鲜明的识别度,尽管整体用户规模稍逊(2.02亿月活),但在特定受众群体中拥有稳固影响力。
芒果TV作为差异化最为鲜明的平台,始终坚持”小而美“的路线。2025年,芒果TV短剧、微短剧占比高达82%,几乎逼近上新总量。通过与红果达成战略合作,创新”双平台分账+联合运营”模式,芒果TV在短剧领域确立了领先优势。在长剧方面,《180天重启计划》《女神蒙上眼》《30岁开始恋爱》等作品体量虽小,但题材新颖,精准切中年轻观众的情感共鸣点[^用户消息]。此外,芒果TV积极开发”剧二代”,如《欢乐家长群2》《少年派3》等[^用户消息],通过IP延续降低市场风险,这种策略与其作为相对资源有限的平台定位高度契合。
平台差异化竞争也深刻影响着顶流演员的发展路径。肖战选择优酷的《藏海传》,与其热血定位相得益彰;杨紫出演爱奇艺的《家业》(徽墨世家题材),符合平台创新探索的调性;杨洋同时在优酷《雨霖铃》和腾讯《雨霖铃》(同名不同剧)中出现,体现了其在不同平台间的平衡;成毅深耕爱奇艺古偶(《淮水竹亭》《赴山海》),巩固了其在该平台的”头部小生”地位;而白鹿则通过爱奇艺的《临江仙》《狐妖小红娘王权篇》持续强化古装女神形象。
表:2025年四大平台战略定位与顶流演员作品分布
平台 | 战略定位 | 代表顶流演员作品 | 内容特点 |
---|---|---|---|
爱奇艺 | 创新探索,类型深耕 | 成毅《淮水竹亭》、白鹿《临江仙》、杨紫《家业》 | 多元创新,剧场化运营 |
腾讯视频 | 全面覆盖,生态协同 | 杨洋《雨霖铃》、赵丽颖《与凤行》 | 现实题材主导,IP全产业链 |
优酷 | 热血港风,硬核特色 | 肖战《藏海传》、杨洋《凡人修仙传》 | 男性向内容突出,港剧复兴 |
芒果TV | 小而美,青春治愈 | 相对较少顶流出演 | 体量轻巧,年轻女性向 |
随着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22.1%,平台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用户总量争夺,转向对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深度挖掘。在这种背景下,平台差异化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生存必需的战略。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所谓’长剧短剧化,短剧精品化’的本质是长视频平台在内容工业化时代,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最后一次战略反攻。”在这场反攻中,平台的内容定位越清晰,越有可能在混战中脱颖而出。
短剧崛起与国际化:剧集市场的结构性变革
2025年的剧集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传统长剧与新兴短剧的博弈已超越了简单的内容形态之争,演变为商业模式与产业逻辑的全面重构。在这场变革中,短剧以惊人的增长速度重塑着行业规则,而国际化则成为平台寻求增量的新战场,两大趋势共同构成了影响顶流演员与作品表现的重要变量。
短剧市场的爆发是2025年最不可忽视的行业现象。数据显示,短剧市场规模已超500亿,碾压传统电影票房,短视频平台每分钟上线3部新作的工业化产能,彻底改变了内容生产的底层逻辑。面对这种趋势,长视频平台不得不将长剧预算的20%转向短剧开发,形成了”长短融合”的产业新生态。腾讯视频在短剧领域表现最为激进,1-7月上线了88部短剧,爱奇艺以64部位居其次,而芒果TV虽然总量44部不及腾讯,但短剧占比高达82%,成为平台内容的主力军。
短剧的崛起对传统剧集明星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短剧的”轻量化”制作与”付费解锁”模式,使得顶流演员的天价片酬难以持续;另一方面,一些实力演员开始”下海”出演短剧,如腾讯视频的《狮城山海》不仅成功登陆CCTV-8次黄档剧场,更以大屏点播市占率1.55%的成绩刷新短剧行业高度。这部被称为”南洋版教父”的短剧,讲述两代南洋华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奋斗与坚守,血泪与荣光交织的岁月,甚至获得了周杰伦的ins点赞,展现了破圈层的影响力。这种现象表明,短剧正在从”边角料”升级为内容生态的重要拼图,而演员们也需要重新评估这一新兴领域的价值。
国际化是2025年剧集市场的另一关键变量。随着国内用户增长见顶,出海成为平台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中国平台的国际化策略仍显粗放,如张睿所言:”直接把中国的模式移植海外,再加上创新成本很高,海外至今没有出现真正破圈的大爆款。”这种困境促使平台开始反思国际化路径,一些针对特定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制作开始出现。例如,《榜上佳婿》在腾讯视频国内播出的同时,也确定了海外同步上线计划;而海外平台MyDrama通过Young adult垂直品类和BDSM等亚文化题材获得成功的案例,也为中国平台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思路。
在国际化进程中,古装剧依然是最具文化输出力的类型。爱奇艺的《淮水竹亭》《狐妖小红娘王权篇》、优酷的《藏海传》、腾讯的《凤凰台上》等作品,都具备较强的海外市场潜力。尤其是那些融合了仙侠、玄幻等东方美学元素的作品,更容易跨越文化障碍,引发全球观众的共鸣。顶流演员如肖战、杨洋、成毅等,凭借在古装剧中的出色表现,也积累了相当的海外粉丝基础,成为剧集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短剧在国际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节奏明快、情节紧凑的特点,更符合国际流媒体平台的观看习惯;而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也降低了市场试错的风险。腾讯视频已在抖音上线31款短剧,《你是我的恋恋不忘》播放量达2.5亿次,这种跨平台分发策略为短剧出海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面对短剧与国际化的双重趋势,顶流演员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传统长剧中的一番大男主、大女主地位,在短剧的碎片化传播中可能不再适用;而国际化需求则对演员的文化包容性与多元表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25年,那些能够横跨长短形式、兼顾国内国际市场的演员,如赵丽颖(《在人间》高概念剧+短剧尝试)、杨洋(长剧《雨霖铃》+热血IP《凡人修仙传》)等,展现出更强的职业韧性与发展潜力。
平台方面,腾讯通过微信生态构建短剧矩阵,爱奇艺坚持原创剧集占比同时探索迷你剧形式,优酷深耕热血IP的国际化开发,芒果TV则凭借短剧优势寻求弯道超车。这些差异化策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平台在产业结构变革中的最终位次,也影响着与之合作的顶流演员们的职业轨迹。
短剧崛起与国际化两大趋势,正在重塑剧集市场的游戏规则。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生态中,无论是平台还是演员,都需要在坚守核心优势与拥抱变革之间找到平衡点。正如业内人士所指出的:”对于后起追赶的平台来讲,我们一定会坚持原创剧集的占比,我们不会放弃用原创剧集或者本土化内容,但同时我们也不会把步子迈得这么大,也有一部分子弹留给所谓的最大公约数。找到相关的平衡可能是我们的一个发展路径。”这种平衡之道,或许正是2025剧集混战中最为珍贵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