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甘孜州的乡城县,这片川西高原的神奇土地上,孕育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化 —— 敬猫文化。当你踏入乡城的民居,目光总会被一些独特的元素吸引。灶台上方,精美的泥塑猫栩栩如生,瓷砖上的彩绘猫灵动活泼,它们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静静守护着这一方家园。而在百姓家中,猫咪们更是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它们从不被关在笼子里,自由自在地穿梭于街巷与庭院,饿了便悠然归家,一碗香醇的牦牛奶便是主人给予它们的贴心犒赏。在这里,猫已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深深融入当地生活的文化符号,从过去守护粮食的忠诚 “伙伴”,逐步演变为如今助力文旅发展的闪耀 “符号”,在乡城的悠悠岁月中愈发鲜活,诉说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乡城遭受严重的鼠患困扰。老鼠肆意啃咬粮食,将百姓辛苦劳作的成果损毁大半,还频繁破坏衣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无奈之下,当时的人们历经艰辛,远赴西域,诚心请来了灵猫。” 乡城县文化馆馆长格桑满怀深情地讲述着猫与乡城结缘的古老传说。而这只被乡城人亲昵称作 “香巴拉猫” 的灵猫,在答应留下帮忙灭鼠时,提出了三个特殊条件:要住在温暖的灶台边,每日能享用新鲜的牛奶,并且要和家庭成员享有平等的地位。善良淳朴的乡城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些要求。自那以后,灵猫便在乡城定居下来,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非凡的能力,为当地人消灭鼠患、守护粮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在乡城代代相传,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种,点燃了敬猫习俗的燎原之火。走进青德镇村民赤真的家中,两个厨房的灶台上,分别装饰着黑色和红色的猫咪泥塑以及瓷砖彩绘。那些彩绘的猫,毛色或深或浅,体态或优雅或俏皮,但无一不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就要跃出画面。赤真笑着说道:“在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猫守护着粮食,那可是我们要敬重的对象。” 在青德镇的另一位村民泽仁家,同样能看到灶台上那只威严的黑猫泥塑。泽仁今年 58 岁,是一位朴实的藏族妇女,虽然她无法用精准的语言讲述敬猫文化的详细历史渊源,但她的话语中却饱含着对这一传统的坚定传承:“从我爷爷奶奶那辈开始,家里就有猫的泥塑,爸爸妈妈家有,我自己成家后也有,以后我的娃儿家里肯定也得有。只要灶子修好了,就得有猫,这是咱的老传统。”
在乡城人的心中,猫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宠物,它们更像是来去自由的 “特殊居民”。赤真介绍说:“猫这小家伙,它要是想出去玩,就自个儿跑出去撒欢儿,我们也不拦着。但它心里有数,肚子饿了自然就会跑回家。我们平时都会随时准备好新鲜的牛奶和奶饼子,就盼着它回来吃呢。” 在乡城,无论是自家养的猫,还是偶然上门觅食的流浪猫,都会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款待。大家都怀着一颗敬猫、爱猫的心,这种对猫的善意,早已成为乡城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融入了他们的血脉之中。
乡城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王佳麒对这份 “敬猫” 深意有着深刻的解读。他说,乡城人敬猫,首先是源于对自然的感恩。在过去,猫实实在在地帮助人们解决了鼠患问题,守护了乡城农耕生活的根本,让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其次,这也是坚守信仰的体现,老人们一直觉得猫能保家宅平安,所以新房建成时,第一个进灶门的 “客人” 必须是家里的猫,他们深信 “猫在吉祥就在”;再者,猫还寄托了乡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都觉得猫能招财,要是有猫来家里觅食,就意味着福气临门,这背后透露出的是人们对好日子的殷切期盼。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乡城的敬猫文化也在不断与时俱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青德镇,一座极具特色的香巴拉猫文创中心格外引人注目。这座文创中心巧妙地将当地传统的白藏房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远远望去,仿佛是从这片土地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王佳麒自豪地介绍道:“这里绝对是乡城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走进文创中心,仿佛踏入了一个猫的奇幻世界。中心内不仅陈列着精美的泥塑、绚丽的唐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人们展示着乡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将猫元素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开发出了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从精致的茶杯、时尚的衣服,到充满文艺气息的明信片,每一件文创产品都独具匠心,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成为了游客们爱不释手的纪念品。
乡城县文化馆馆长格桑表示,早在 2017 年,乡城就开始系统地挖掘 “香巴拉猫” 的文化价值。他们精心设计了 “香巴拉猫” IP 形象,还推出了以 “香巴拉猫” 为主角的动画片。通过网络的力量,这个充满魅力的文化符号逐渐走出乡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如今,在乡城的田间地头、村落小巷里,常常能看见猫的身影悠然穿梭;家家户户的灶台上,猫的图腾依旧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不少地方还矗立着猫的雕塑,绘制着精美的猫墙绘。格桑感慨地说:“过去,猫护佑着家家户户的五谷杂粮,让人们免受鼠患之苦;现在,它摇身一变,成了极具影响力的文旅 IP,为乡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猫在我们心中永远都是家人一般的存在,一直默默地帮助乡城人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漫步在乡城的街头,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映入眼帘:孩童们与猫咪嬉笑玩耍,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街巷;游客们纷纷驻足,饶有兴致地观赏着街头巷尾充满猫元素的景观;文创店里,各种 “香巴拉猫” 周边产品被游客们争相选购,热闹非凡。猫,这个曾经在乡城默默守护的精灵,如今已成功走出 “深闺”,成为备受瞩目的文旅 IP。而在这背后,始终不变的是乡城敬猫文化的核心 —— 对自然的敬畏、对传统的坚守、对猫的珍视。这份独特而珍贵的文化,正以全新的方式,紧密地连接着乡城的过去与未来,成为乡城人守护乡愁、拥抱发展的坚实精神纽带,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