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的上海,蝉鸣裹挟着夏末的热浪,却掩不住汽车圈的一则重磅消息——始终以”纯电先锋”自居的智己汽车,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超级增程”技术”恒星”。这款承载着上汽集团技术积淀的增程系统,不仅标志着智己战略版图的扩张,更像一颗投入新能源湖泊的石子,激起了行业对”纯电与增程未来走向”的深层讨论。

纯电玩家为何入局增程?市场痛点的反向突围
智己的动作看似突然,实则是市场趋势与用户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
从行业大背景看,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虽已突破50%,但增长曲线正从”陡峭上扬”转向”平稳爬坡”。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月均增速回落至8%,消费者对”是否选纯电”的决策更加理性——续航焦虑、补能不便、冬季掉电等痛点,仍是阻碍部分用户下单的关键因素。第三方调研机构J.D.Power的报告显示,35%的潜在新能源购车者明确表示”担心长途出行补能”,而这一群体中,60%的家庭用户更倾向”可油可电”的解决方案。
反观增程市场,却呈现出另一番热闹景象。理想汽车凭借增程式SUV稳居30万级市场销冠,问界M7凭借”增程+华为智驾”的组合月销突破2.5万辆,甚至曾坚称”不碰增程”的蔚来,也在2024年底推出了子品牌阿尔卑斯的增程车型。市场的选择很直接:当纯电仍在解决”续航天花板”时,增程用”油电协同”的确定性,精准切中了家庭用户、长途出行高频用户的刚需。
对智己而言,这一选择更是战略补位的必然。作为上汽集团孵化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智己凭借L6、LS6两款纯电车型已在20万+市场站稳脚跟——2025年7月,其交付量达7027台,同比环比双增长,L6更挤入中大型纯电轿车TOP2。但纯电车型的用户画像始终集中于城市通勤、科技尝鲜群体,若想覆盖更广泛的家庭用户(尤其是有长途自驾需求的),增程技术的补充不可或缺。”我们要做的,不是用增程替代纯电,而是让用户在’纯电体验’和’无界出行’之间,拥有更自由的选择。”智己CEO刘涛在发布会上如此解释。
“恒星”技术拆解:从”油电协同”到”体验升维”
智己的”超级增程”并非简单的”油箱+电机”组合,而是围绕用户全场景需求打造的技术体系。其核心亮点可概括为”四大突破”:
第一重突破:超长纯电续航,重新定义”增程可用范围”
传统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多在200km左右(如理想L7 Air版为210km),而智己”恒星”系统搭载了行业首个66kWh专属增程电池,配合高效电驱系统,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直接跃升至450km+。这意味着,用户在城市日常通勤(日均50-80km)场景下,一周仅需充一次电;即便是跨城探亲(往返300km),也能完全依靠纯电完成,真正实现”说走就走”的无焦虑出行。
第二重突破:800V超快充平台,补能效率对标纯电
增程车的补能体验曾因”加油5分钟,充电2小时”被诟病,但智己通过800V高压平台的加持,彻底改写了这一局面。其增程电池支持最高4C超快充,10分钟可补能200km,30分钟能从20%充至80%。这意味着,即使在长途场景中临时补能,用户利用一顿饭的时间即可满电复活,补能效率与传统燃油车加油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第三重突破:高效增程器+NVH黑科技,静谧性媲美纯电
增程车的”发动机噪音”曾是用户投诉的重灾区,而智己依托上汽集团的技术储备,开发了专为增程系统定制的1.5T Zephyr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热效率高达43%(远超行业主流的40%),且通过双涡道涡轮、VGT可变截面技术等优化,在低负荷工况下几乎不介入,配合全工况NVH抑制技术(如发动机舱隔音棉升级、悬置系统优化),即便在高速工况下,座舱噪音也控制在55分贝以内,与豪华纯电车型持平。
第四重突破:智能化深度耦合,动态调配电油策略
最能体现智己”智能电动”基因的,是其将增程系统与智驾系统打通的”智能能量管理”功能。通过导航预判(如提前识别山路、高速等工况)、实时路况分析(拥堵/畅通状态)以及用户驾驶习惯学习,系统可自动调整纯电/增程的使用比例。例如,若导航显示前方30公里有拥堵路段,系统会优先使用纯电驱动,避免增程器在低效区间频繁启停;若用户开启”露营模式”,系统则会智能保留20%电量用于车载电器供电,最大化能源利用效率。
三分天下?增程与纯电的共生逻辑
智己的入局,让本就热闹的增程市场再添变数,但”增程会否取代纯电”的讨论也随之升温。
从短期看,增程确实抢占了部分纯电用户。某汽车垂直平台的用户调研显示,在20-40万价格带,考虑增程车的用户中,42%曾将纯电车型纳入候选清单,他们的核心诉求是”既想要纯电的驾驶体验,又不想被续航束缚”。但随着智己”恒星”等技术的落地,增程的”短板”被快速补齐,其与纯电的关系正从”竞争”转向”互补”。
从长期看,两者将形成差异化共存格局。纯电的优势在于”极致的能源效率”和”智能化载体属性”——电机的瞬时扭矩、电池的低成本迭代(固态电池已进入量产前夜),以及车路协同、V2G等技术的发展,都让纯电更适合城市通勤、高端科技体验等场景;而增程的优势则在于”补能的灵活性”和”用户心智的普适性”——对于家庭用户、长途出行高频用户,”可油可电”的确定性仍不可替代。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所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纯电代表未来方向,增程则是当下最优解,两者的共存将推动行业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智己的”恒星”技术,本质上是在用纯电的技术优势(如800V快充、智能能量管理)赋能增程,让增程车型的体验更接近纯电,从而扩大整个新能源市场的蛋糕。

当”恒星级”增程点亮未来
从”质疑增程”到”理解增程”再到”加入增程”,智己的转身不仅是企业战略的调整,更是新能源汽车从”单一技术主导”向”多元技术共存”转型的缩影。其发布的”恒星”超级增程技术,用超长续航、超快充、高静谧性和智能化调优,重新定义了增程的”技术门槛”,也让行业看到:增程不是纯电的”过渡方案”,而是与纯电并行、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支点。
8月15日,搭载”恒星”增程的大五座SUV LS6即将上市;四季度,智己还将推出”9系”旗舰增程车型。当”恒星级”增程技术正式落地,这场关于”油电协同”的技术博弈,或许才刚刚开始。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的空间将变得更加宽广——无论是追求极致纯电体验,还是需要无界出行自由,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