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在”世界羽毛球日”的特殊节点,广州市体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十八届”市长杯”香港赛马会羽毛球系列大赛正式启动。这项延续十八载的市级品牌赛事,将以”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为主题,于7月开启预选赛,9月至12月举办总决赛,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为市民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羽毛球文化盛会。

全运主题贯穿赛事,激发湾区运动热情
本届赛事紧扣”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契机,在总决赛现场设置”全运体验区”,通过互动游戏、全运知识科普等形式,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全运氛围。广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市长杯’这一平台,将全运精神融入社区,推动‘全民全运’理念落地,为大湾区体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赛事延续历届传统,设置大中小学校羽毛球赛和男女混合团体赛两大板块。其中,学校组别细分为小学、初中、中职、高中及高校五组,覆盖青少年全年龄段;混合团体赛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岁及以下)、中青组(31-45岁)、中年组(46-54岁)和老年组(55岁以上),充分体现”全民参与”的办赛宗旨。
积分体系升级,打造国家级赛事标杆
作为全国首批纳入中国羽毛球协会全民健身积分体系的赛事之一,本届”市长杯”继续强化赛事专业性。预选赛评定为三星级赛事,总决赛升级为四星级,选手积分将实时上传至协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全国可比的排名系统。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赛事含金量,也为业余选手提供了与职业接轨的成长路径。
“积分体系让我们的比赛更有意义。”连续三年参赛的高校选手李同学表示,”积分排名既是荣誉,也能激励我们提升技术。”组委会透露,今年还将引入电子计分系统和视频回放技术,进一步保障赛事公平性。
公益课堂+文化体验,延伸赛事价值
为践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组委会将在赛事期间推出”羽毛球公益课堂”系列活动。课程面向社区儿童、中老年群体及初学者,由专业教练指导基础动作和健康运动知识。”我们希望通过公益课堂,让更多人‘会打球、爱打球’。”广州市羽毛球协会副秘书长王女士介绍。
此外,总决赛现场将设置羽毛球文化展区,通过历史照片、器材演变和明星互动等环节,向市民普及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我们要让比赛不仅是竞技,更成为传播体育文化的窗口。”赛事总导演陈先生强调。
大湾区协同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本届赛事特别突出粤港澳大湾区元素,邀请港澳青少年选手参与学校组别角逐,并联合三地羽毛球协会开展交流活动。”体育是大湾区融合的重要纽带,‘市长杯’正成为区域合作的示范性平台。”香港赛马会代表刘女士在通气会上表示。
随着预选赛临近,赛事组委会已开通线上报名通道,并计划在全市设置20个赛区,方便市民就近参赛。广州市体育局局长李明总结道:”‘市长杯’不仅要办成竞技舞台,更要成为推动全民健身、促进湾区交流的体育IP。我们期待通过这场赛事,为十五运会预热,为健康广州、活力湾区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