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外机 “罢工”?揭秘制冷不转、制热正常的深层原因

盛夏的午后,刚从户外回到家的李女士迫不及待地打开空调,想驱散一身热气。可等了十分钟,客厅里依旧闷热难耐。她走到空调外机旁一瞧,发现外机静悄悄的,连风扇都没转动;可切换到制热模式时,外机却能正常启动。这种 “制冷罢工、制热正常” 的情况,其实是空调常见的故障之一,背后藏着不少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image

一、四通阀:冷热切换的 “总开关” 卡壳了

空调能在制冷和制热模式间切换,全靠一个叫 “四通阀” 的核心部件。它就像家里的水管换向阀,通过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让空调在 “吸热” 和 “放热” 模式间切换 —— 制冷时,外机是冷凝器(放热),内机是蒸发器(吸热);制热时则完全相反。

当四通阀出现故障,比如阀芯卡滞在制热位置,就会导致制冷模式下制冷剂仍按制热路径流动。这时内机无法吸热,外机自然无需启动散热,就会出现 “制冷外机不转,制热正常” 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空调可能会吹出温风甚至热风,用手触摸外机管道,会发现本该在制冷时发烫的外机冷凝器,此刻温度明显偏低。

排查时可先听声音:切换模式时,四通阀若能正常工作,会发出 “咔嗒” 的换向声;若卡滞,可能只有轻微的电流声或完全无声。解决办法通常是更换四通阀,但需由专业师傅操作,因为这涉及到制冷剂回收和重新充注,私自拆卸可能导致制冷剂泄漏,既影响效果又污染环境。

二、电容:压缩机的 “启动引擎” 失效

空调外机的压缩机和风扇,都需要启动电容来提供初始动力。制冷时,压缩机需要在较高频率下工作,对电容的性能要求更高;而制热时,压缩机可能以较低频率启动,若电容只是部分老化,可能还能勉强带动制热模式。

image

当制冷专用的压缩机启动电容容量衰减或击穿时,制冷模式下压缩机无法启动,外机自然不转;但制热时,若电容还能提供微弱动力,或制热模式下压缩机启动负荷较小,就可能出现制热正常的假象。这种故障的典型特征是:制冷模式下,外机通电后有轻微 “嗡嗡” 声,但风扇和压缩机都不转,几分钟后可能触发保护机制,内机显示故障代码。

普通用户可先检查电容外观:断电后打开外机外壳,找到圆柱形的电容,若顶部鼓起、外壳变形或漏液,基本可以确定是电容故障。不过更换电容需注意型号匹配,比如原电容是 50 微法(μF),就必须用同规格产品,否则可能烧毁压缩机。建议联系师傅携带适配电容上门更换,成本通常不高,几十元到百元不等。

三、温度传感器:环境感知的 “神经末梢” 失灵

空调的温度传感器就像人的皮肤,能感知室内外温度,从而控制外机启停。当室内温度传感器或外机盘管温度传感器出现偏差,可能会向主板传递错误信号,导致制冷模式下外机 “误判” 环境温度,从而拒绝启动。

image

比如室内温度传感器故障,明明室温 35℃,却误报 20℃,主板会认为无需制冷,自然不会启动外机;而制热时,若传感器在制热模式下的检测逻辑不同,或偏差未影响制热判断,就可能正常工作。此外,外机的管温传感器若在制冷时误报 “低温保护”,也会强制外机停机,而制热时温度较高,保护机制不触发,外机就能正常运转。

排查时可借助万用表测量传感器阻值,对比说明书上的标准值(通常 25℃时为 5kΩ 或 10kΩ),若偏差过大则需更换。普通用户也可尝试简单清洁:传感器探头若被灰尘、油污覆盖,可能影响检测精度,用软布擦拭后或许能暂时恢复正常,但彻底解决仍需更换匹配型号的传感器。

四、控制板:模式指令的 “翻译官” 出错

空调的控制板相当于 “大脑”,负责接收遥控器的指令,并向各个部件发送工作信号。若控制板上制冷模式的继电器触点氧化、粘连,或制冷回路的保险丝熔断,就会导致制冷指令无法传递到外机,而制热回路正常,从而出现 “冷热分家” 的现象。

image

这种故障的隐蔽性较强,因为从外观上看不到明显损坏。用户可观察内机显示屏是否有异常代码(不同品牌代码含义不同,需查阅说明书),若频繁出现 “E1”“E2” 等故障码,可能与控制板有关。维修时需专业师傅检测控制板的电压和信号输出,轻微故障可通过修复焊点解决,严重时则需更换控制板。

五、制冷剂:制冷循环的 “血液” 不足

制冷剂是空调实现冷热交换的 “血液”,制冷时需要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在室外机散热后变成液体,再进入内机吸热蒸发。若制冷剂泄漏,制冷时外机无法完成散热循环,压缩机可能因压力不足而保护性停机;而制热时,制冷剂需求量相对较少,或泄漏量较少时,仍能维持基本的制热循环。

判断是否缺氟可观察外机连接管:制冷模式下,粗细两根连接管若都结霜或结露不均匀,可能是制冷剂不足;用手触摸,细管(高压管)本应发烫,若温度偏低甚至冰凉,也可能是缺氟导致。解决办法是先找到泄漏点(通常在阀门接口、焊点等部位),补漏后重新充注制冷剂,切不可直接加氟,否则漏点未修复,用不了多久问题还会复发。

六、日常预防:让空调少出 “冷热病”

要避免这类故障,日常维护很重要。每年换季时,可清洁外机冷凝器上的灰尘和杂物,保证散热通畅;定期检查连接管阀门是否松动,防止制冷剂泄漏;长时间不用空调时,可每月开机运行 10 分钟,让压缩机和四通阀等部件保持活动,避免卡滞。此外,尽量避免空调在电压不稳的环境下工作,可配备稳压器保护电路部件。

当家里的空调出现 “制冷外机不转,制热正常” 时,先别急着判断是外机 “报废”,不妨按照上述思路排查。多数情况下,这类故障并非大问题,及时找到 “症结”,花几百元更换部件就能恢复正常。但需注意,空调维修涉及高压电和制冷剂,非专业人员切勿擅自拆解,找正规售后或有资质的维修师傅处理,才能既安全又高效地解决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