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危机加剧、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企业的角色正被重新定义。它们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更是社会问题的解决者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2025年,由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界面新闻发起的【ESG先锋60】评选再度启航,以更开放的姿态、更科学的体系,挖掘那些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领域表现卓越的企业与个人,为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ESG:从理念到行动的跨越
ESG并非新鲜概念,但其在中国的实践正迎来质的飞跃。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企业愈发意识到,ESG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竞争力的核心。例如,能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金融行业将ESG纳入投资决策,制造业探索循环经济模式——这些实践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2025年的评选更强调ESG的“本土化适配”。不同行业面临的环境与社会挑战差异显著:化工企业需解决污染治理难题,科技企业需关注数据伦理,消费品牌需平衡供应链责任。因此,评选首次引入“行业细分维度”,确保评价标准既具普适性,又能精准反映各领域的ESG特性。
评选升级:多维透视企业价值
本届评选在保留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三大传统维度的基础上,新增“效益转化”指标,重点考察ESG投入是否带来实际的经济与社会回报。例如,一家通过光伏技术实现减排的企业,若同时降低了长期能源成本,则更具示范意义。
奖项设置也更为多元:
- 年度环境责任优秀奖:表彰在碳中和、污染治理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
- 年度社会责任优秀奖:关注乡村振兴、员工权益、公益慈善等贡献;
- 年度ESG探索人物奖:奖励推动ESG理念落地的企业家或学者。
特别增设的“绿色金融奖”则聚焦银行、保险等机构在可持续投资中的创新角色。
申报与参与:全民共筑责任生态
评选采用“自主申报+社会推荐”双通道,覆盖近100个细分行业,无论企业规模或所有制形式,均可参与。为提升公信力,组委会引入第三方数据机构进行交叉验证,并邀请学术专家、行业协会代表组成评审团,确保结果客观公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评选首次引入“公众网络投票”环节,让消费者成为ESG实践的监督者与推动者。一家社区超市若通过减少塑料包装赢得居民认可,同样有机会站上领奖台。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模式,将进一步放大ESG的社会影响力。
未来展望:从标杆到生态
【ESG先锋60】的意义远不止于颁奖。历年获奖企业案例库已为超千家企业提供转型参考,而今年的评选将联合智库发布《中国ESG实践白皮书》,提炼可复制的经验。例如,某钢铁企业通过氢能炼钢技术实现零碳生产,其技术方案有望在行业内规模化推广。
站在“3060”双碳目标的中期节点,ESG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2025年的评选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成果的总结,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动员——唯有将责任融入战略核心,企业才能在绿色经济的浪潮中赢得长期价值。
即刻行动
申报通道将于11月11日关闭,最终获奖名单将于12月揭晓。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初创企业,只要在ESG领域有所作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彩。让我们共同期待,新一批先锋如何以创新与担当,书写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