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家具产业破局之路:出海、下沉与原创设计的三重突围

近年来,受房地产行业调整、消费意愿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珠三角家具企业面临订单下滑、利润压缩的困境。以广东为例,上半年泛家居上市公司普遍净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降幅超80%。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珠三角家具企业正通过”出海”、”下沉”和”强化原创设计”三大策略寻找新增量市场,试图在存量竞争中突围。

一、抱团出海:跨境电商与海外仓模式探索

家具作为与房地产强相关的行业,国内市场需求收缩倒逼企业转向海外。广东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广东省家具出口额达653亿元,同比增长12.3%。但不同于龙头企业的单打独斗,中山等地的中小灯饰企业选择”抱团出海”,通过联合备货、共享流量降低成本风险。

中山灯厂跨境现货联盟负责人刘刚表示,联盟整合了20多家OEM工厂资源,在美国市场以现货形式快速响应跨境电商订单。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1. 流量共享:不同工厂的产品形成互补,单个企业的客户资源可被联盟内其他成员利用;
  2. 规模效应:联合备货降低电商卖家的测试成本,加速产品迭代;
  3. 风险分散:通过多工厂协作,单个企业无需承担全链条运营压力。

尽管增速较慢,但企业已计划拓展欧洲市场,尤其是德国等高附加值地区。不过,跨境电商仍面临获客难、物流成本高等挑战,企业需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

二、下沉市场:高端品牌”降维打击”与轻资产扩张

在国内市场,一二线城市需求饱和促使企业转向三四线及县域市场。深圳CBD女皇家居等高端品牌通过推出”云豹”系列等高性价比产品,以轻资产模式加速下沉。其策略包括:

  • 降低加盟门槛:如索菲亚”0加盟费+30万开店”、欧派”七大帮扶政策”等;
  • 产品精细化:针对县城市场推出价格更低、功能更实用的家具;
  • 渠道下沉:在乡镇增设专卖店,挖掘增量需求。

这一趋势反映出家具消费的两极分化:高收入群体对设计感要求提升,而下沉市场则更注重性价比。企业需平衡品牌调性与市场适应性,避免”高端化”与”低价化”的冲突。

三、原创设计:从制造到价值链高端跃迁

同质化竞争倒逼企业强化设计能力。广东家具协会指出,新中式、智能化、适老化等成为行业趋势,而设计力是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例如:

  • 环球石材通过与高校合作,将全球石材资源与中国传统美学结合,主打高端酒店、别墅市场;
  • 欧极家家具融合明清家具元素,运用榫卯工艺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

东莞更以”世界级家具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工业设计与跨境电商、智慧管理协同发展。厚街镇计划引入龙头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构建设计创新生态。

结语:多维突围下的长期挑战

珠三角家具企业的转型仍面临多重考验:海外市场的政策风险、下沉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不足、原创设计的商业化落地等。未来,企业需在供应链效率、数字化能力和文化IP打造上持续投入,方能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天地。正如行业共识所言:”与其卷价格,不如卷价值。”这一转型逻辑或将成为中国制造升级的缩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