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美团“绝境反击”的流量王牌,还是短期烟花?

——顶流代言背后的营销博弈与行业困局

01 顶流营销的“核爆效应”:短期数据狂欢与长期隐忧

2025年9月16日,美团官宣肖战成为团购代言人,瞬间点燃全网。官宣3小时内,#肖战美团团购#话题阅读量突破50亿,港股美团股价单日拉升3.95%,会员开通量激增53万,部分餐饮品牌定制套餐销量暴涨20倍。这种“为爱买单”的粉丝经济效应,印证了肖战作为顶流的商业价值:其粉丝中68%为25-35岁女性,月均消费超3000元,与美团核心用户高度重合。

然而,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暗藏行业通病。国金证券研报指出,肖战代言的品牌常呈现“首月爆单、次月回落”的曲线,如开小灶方便米饭首月销售额占品类23%,两月后跌至10%-15%。美团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粉丝的短期热情转化为长期用户资产。目前,美团通过“肖战专属团购日”、粉丝优惠券等策略,试图提升62%的粉丝留存率(远超平台均值),但能否持续仍需观察。

02 娱乐营销的“军备竞赛”:美团VS淘宝闪购的流量围城

在外卖市场“三国杀”中,美团与淘宝闪购的顶流争夺已白热化。淘宝闪购签约杨幂、李现并承包暑期档剧集营销,美团则祭出“人海战术”:从孙颖莎、黄龄到肖战,细分代言身份覆盖多元场景。这种策略旨在通过高频曝光抢占用户心智,但成本高昂——美团2025年Q2营销开支同比激增51.8%,达225亿元,净利润却暴跌89%。

更严峻的是,竞品阿里已宣布投入500亿年度补贴,美团被迫陷入“补贴+顶流”的双线消耗战。尽管肖战代言短期内提振了股价和下载量,但用户忠诚度仍取决于“满30减5”的实惠,而非代言人光环。网友直言:“我在乎的是外卖能不能送快点,至于代言人是谁不重要。”

03 从“流量”到“留量”:美团营销的破局关键

美团显然意识到单一顶流效应的局限性,正尝试多维布局:

  • 内容深度绑定:悬疑风格的TVC以肖战“神秘能力者”人设吸引粉丝,结尾反转喜剧化设计兼顾大众趣味。
  • 综艺全域覆盖:冠名《喜人奇妙夜2》《一路繁花2》等头部综艺,通过剧情化植入强化品牌认知。
  • 电竞圈层渗透:与《KPL》等电竞IP合作,打造“美团Buff”等年轻化营销事件,覆盖Z世代用户。

但真正的考验在于服务与价格的底层竞争力。美团管理层坦言Q3将面临“较大规模亏损”,若无法在履约效率、优惠力度上形成差异化优势,顶流营销恐沦为“昂贵的烟花”。

04 行业启示:粉丝经济的双刃剑与理性回归

肖战与美团的合作,折射出本地生活服务的营销困境:

  • 短期:顶流能快速撬动声量与销量,尤其适合危机中的品牌提振信心(如美团股价低迷时)。
  • 长期:需平衡“情感共鸣”与“实用价值”。粉丝为偶像买单的热情消退后,品牌需靠产品力留住用户。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与其花大价钱请代言人,不如多搞点满减活动。”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美团若想将肖战这张王牌打出“王炸”效果,必须将流量红利转化为用户体验的实质升级,否则再耀眼的顶流,也照不亮亏损的财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