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向合同的“临门一脚”:中国赛成终极考场

2025年NBA中国赛将于10月10日、12日在澳门举行,布鲁克林篮网对阵菲尼克斯太阳,这场赛事对曾凡博而言不仅是“主场亮相”,更是锁定双向合同的终极考验。篮网目前仅剩一个双向合同名额(另两名双向合同球员为利德尔和艾蒂安),而曾凡博凭借训练营中的表现已成为头号竞争者。据篮网随队记者Brian Lewis透露,球队管理层对其训练状态“印象深刻”,尤其肯定了他的三分投射(CBA季后赛三分命中率43.3%)和防守机动性(场均1.5盖帽)。
中国赛的特殊性进一步放大了曾凡博的优势:
- 主场效应:澳门观众的支持可能为他争取更多上场时间,而高关注度也会促使球队重视其商业价值。
- 实战检验:对阵太阳的强敌如杜兰特、布克,若能展现高强度对抗下的稳定性(如防守端限制明星球员或命中关键三分),将极大提升签约概率。
二、从Exhibit 10到双向合同:技术升级与风险并存
曾凡博的NBA之路始于2025年8月与篮网签下的Exhibit 10训练营合同——这类合同薪资低且无保障,但为他提供了展示平台。其成功逆袭的关键在于:
- CBA赛季的爆发:2024-25赛季,他场均14.7分4.7篮板1.5盖帽,三分命中率40.5%,攻防两端均达生涯巅峰。
- 技术短板弥补:过去被诟病的对抗能力通过增肌显著改善,同时保持了外线手感(季后赛三分43.1%)。
- 球队需求契合:篮网重建期锋线深度不足,且主帅费尔南德斯擅长开发国际球员潜力。
然而风险仍存:
- 伤病隐患:2025年5月腰椎骨折的旧伤可能影响长期发展,医学评估称其“身体年龄比实际大5岁”。
- 竞争压力:篮网今夏选中5名首轮新秀,需与更多年轻球员争夺出场时间。
三、双向合同的意义:NBA梦想与中国篮球的启示
若成功签约,曾凡博将获得税前87万美元年薪(常规赛最多出战50场),大部分时间或效力于发展联盟长岛篮网。这一阶段的价值在于:
- 成长平台:发展联盟水平仅次于欧冠,高强度比赛可加速技术打磨。
- 商业与竞技双赢:篮网老板蔡崇信的华裔背景及中国市场潜力,可能为曾凡博争取更多资源。
对中国篮球而言,曾凡博的尝试提供了多重启示:
- 留洋路径多样化:不同于杨瀚森通过选秀登陆NBA,曾凡博选择“训练营合同→双向合同”的曲线路径,拓宽了后续球员的参考维度。
- 伤病管理的重要性:其腰椎伤病的康复过程(赴德国治疗)凸显科学医疗体系的必要性。

四、未来展望:从边缘人到轮换的“渡边雄太模式”
参考虎扑社区的模拟预测,曾凡博的NBA生涯可能呈现三种路径:
- 乐观情景(30%概率):2025-26赛季场均5分钟垃圾时间,发展联盟场均12+5,逐步转型为3D锋线。
- 中性情景(50%概率):长期往返于NBA与发展联盟,2027年后回归CBA成为核心。
- 悲观情景(20%概率):因伤病或表现不佳被裁,提前结束NBA之旅。
最理想的模板是渡边雄太——从双向合同起步,凭借三分和防守立足NBA。曾凡博若能在发展联盟保持37%以上的三分命中率,有望复刻这一路径。
中国篮球的“破壁者”
曾凡博的挑战不仅关乎个人梦想,更是中国球员突破NBA壁垒的又一次尝试。无论结局如何,他的勇气与坚持已为后来者点亮微光。正如其工作室所言:“为梦想全力以赴才不后悔。” 10月的澳门中国赛,将是这段征程的起点,而非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