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辰山自然生活节:在自然与艺术的交响中重拾生活本真

金秋十月,当国庆的欢腾遇上中秋的团圆,上海辰山植物园即将化身为一座融合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梦幻乐园。2025年10月1日至8日,为期八天的”辰山自然生活节”将以”畅享自然超’植’,感知生活超适”为主题,为都市人提供一处远离喧嚣、回归本真的精神栖息地。本文将带您全方位探索这场自然与艺术完美交融的假日盛宴,从精彩纷呈的演出到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从非遗文化的当代演绎到亲子共游的科普乐趣,为您呈现一幅绚丽多彩的节日画卷。

主题阐释: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鸣

“畅享自然超’植’,感知生活超适”——这一主题蕴含双重智慧。”超植”谐音”超值”,既点明了植物园作为活动载体的特色,又暗示参与者将获得超越预期的体验;”超适”则精准捕捉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的普遍渴望——那种身心舒展、无拘无束的舒适状态。这一巧妙的主题设计,彰显了主办方对当代都市人精神需求的深刻洞察。

辰山自然生活节由上海辰山植物园、经典947(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典音乐频率)与松江区精神文明办三方联合打造,这种跨界合作模式本身就体现了”融合”的理念——专业机构确保活动的专业品质,媒体平台扩大文化影响力,政府职能部门则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正是这种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才孕育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

在更深层次上,辰山自然生活节呼应了当代社会对”慢生活”的集体向往。当数字化生存越来越成为常态,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返自然、触摸真实。植物园提供的不仅是一片绿意盎然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让感官重新苏醒、让心灵重获自由的精神场域。在这里,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表演,而是可参与、可互动的生活体验;自然不仅是观赏对象,更是可以对话、可以拥抱的生命伙伴。

核心亮点:花朵舞台的视听盛宴

作为整个自然生活节的灵魂所在,”花朵舞台”将化身为一处充满魔力的艺术磁场。从10月1日至8日,每天上午11点至傍晚5点,这座被葱郁植物环抱的露天剧场将连续6小时不间断上演精彩演出,所有表演均向游客免费开放。这种”超长待机”的演出安排,打破了传统演出严格的时间限制,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自由选择观赏时段,体现了活动设计的人性化考量。

国庆首日(10月1日)的演出将以”红色”为基调,上海新歌合唱团将带来气势恢宏的国庆专场演出,用嘹亮歌声献礼祖国;随后登场的平行宇宙乐队和晚高峰乐队,则以现代流行音乐延续节日的热烈氛围。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风格过渡,恰如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缩影,让观众在音乐的时间长廊中感受时代的脉动。

10月2日的舞台将变身活力四射的摇滚现场,力佳、倒空间乐队、815乐队等多支沪上知名乐队轮番献艺,用激昂的旋律和跃动的节奏点燃秋日的激情。而10月4日的”鎏金岁月·金曲留声”专场则将为怀旧爱好者奉上一场听觉盛宴——在上海轻音乐团电声乐队的专业伴奏下,李欣玫、黄偲、李霖菲儿等实力派歌手将重新演绎那些刻录在时代记忆中的经典旋律,带观众重回流金岁月。

最具特色的当属10月6日的中秋特别音乐会,这场以”国风”为主题的演出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推向高潮。著名唢呐演奏家胡晨韵将打破乐器界限,展现唢呐这一传统乐器惊人的表现力;刘嘉的琵琶演奏如珠落玉盘,刘丽洁的小提琴则带来西方古典的优雅韵味。这些传统乐器将与满意的键盘、魏英轩的电吉他等现代乐器创意组合,在即兴与编曲间寻找东西方音乐的对话可能。这场中秋之夜的音乐会,恰似一轮文化满月,映照出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非遗活化:传统文化的新表达

辰山自然生活节对非遗文化的呈现绝非简单的”博物馆式”展示,而是通过现代审美和创新形式让古老传统重焕生机。10月6日这一天,非遗展演将达到高潮:魔都特嗲METAEDIA舞团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现代街舞,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国风唱跳”;洞泾镇文化中心舞蹈队带来的非遗茶担舞,则生动再现了江南地区传统的茶俗礼仪,舞者肩挑精美的茶担道具,步伐轻盈如行云流水。

叶榭龙泉舞龙队的非遗舞草龙表演将民俗艺术的集体欢腾推向极致。这项源自农耕时代的传统舞蹈,以稻草编制龙身,既体现了民间智慧,又寄托着对风调雨顺的祈愿。而绛鼓文化艺术团带来的非遗战鼓表演,则以雷霆万钧之势震撼全场,鼓点如雨,气势磅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战场。这些非遗表演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活态的文化记忆。

除了舞台表演,非遗元素还渗透在各类互动体验中。艺术体验营每天设置3场不同主题的工作坊,”趣谈音乐中的非遗”活动将从音乐学角度解析传统音乐中的非遗元素;漆扇制作、茶担舞体验等则让游客亲手触摸传统文化的肌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2025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艺术节联动推出的《哼将军和哈将军》戏剧工作坊,这部取材自中国传统神话的儿童剧,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年轻一代传递文化精髓。

这些非遗活动最可贵之处在于其”活态传承”的理念——不是将传统文化作为化石供奉,而是让其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在与当代人的互动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正如漆扇制作体验不仅教授技艺,更讲述漆器与中国文人生活的千年渊源;战鼓表演不仅展示技巧,更阐释鼓在古代军事、祭祀中的文化意义。这种兼具知识性与体验性的设计,让非遗真正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艺术。

自然艺术:植物园中的创意互动

辰山自然生活节的独特魅力,在于将艺术创意与植物园的自然资源完美结合,打造出一系列令人惊喜的跨界体验。六大主题园艺展区不仅是观赏对象,更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和展示舞台。一号门的”硕果累累”展区用巨型南瓜与传统农具编织出一幅立体丰收图景,将农耕文明的朴素美学融入当代装置艺术。北美园的”逐光之丘”则创造出上千平方米的向日葵花海与地肤植物交织的金色海洋,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几何构图让人联想到梵高的后印象派笔触,展现出自然与艺术之间的通感之美。

在禾草园的”风吟禾韵”区域,高大的巨人稻形成天然凉棚,粉黛乱子草如粉色云雾般铺展,创造出极具东方美学意境的自然景观。山塘桥畔的”草卷云舒”则摆放着草编水牛等传统农事艺术品,静卧于田园画卷中,唤起都市人对农耕文明的遥远记忆。而岩石园的”石畔花绘”则让1800平方米的野花花甸从石缝中自然生长,展现出生命与自然环境的诗意对话,如同一幅不断变化的生态艺术装置。

艺术体验营为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多元艺术形式的机会。每天3场的互动活动包括植物科普秀、中华戏曲体验、DJ打碟工作坊、太极与古典音乐融合课等丰富内容。在植物科普活动中,专业讲解员会带领游客认识园内珍稀植物,并指导用植物材料创作小型艺术品;少儿戏曲体验营则通过脸谱绘画、水袖基本功等趣味教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

特别设计的”黑箱矩阵”活动利用植物园的自然环境创造出神秘的科学探索空间,参与者通过感官互动了解植物生长的奥秘;”乐高小人自然创作”则鼓励孩子们用乐高积木在户外搭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微型建筑,培养生态环保意识。这些活动打破了艺术与科学、传统与现代的界限,展现出跨学科融合的无限可能。

全球知名的街头钢琴活动”Play Me, I’m Yours”将成为今年生活节的又一亮点。这架由公众共同参与绘制的钢琴放置在园区公共区域,任何游客都可以即兴弹奏,分享音乐带来的快乐。这一活动模糊了表演者与观众的界限,让艺术真正成为人人可参与的公共体验,完美诠释了”生活节”的民主精神。

市集与休闲:全方位的生活美学体验

华东区大草坪上展开的自然市集,堪称生活美学的实体百科全书。超过60个摊位汇聚成一条琳琅满目的创意长廊,涵盖风味美食、手作工艺、生态农品等多元主题。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选购纯手工制作的民族文化饰品,体验面部彩绘的即兴艺术魅力,或是参与植物精油提取、漆扇制作、水晶珍珠饰品DIY等富有情趣的手工活动。

市集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可持续生活”理念。许多摊位提供以植物为原料的环保产品,如咖啡渣再造工艺品、天然植物染布艺等;农品区则主打有机种植的当季蔬果,倡导”从田间到餐桌”的健康饮食方式。这些设计不仅丰富了游客的购物体验,更潜移默化地传递着生态文明价值观,让环保意识通过日常消费行为自然渗透。

对于亲子家庭,生活节准备了系统而丰富的自然教育体验。”闻香识植物”活动引导孩子们通过嗅觉探索植物的化学语言;”艺术徽章制作”则让小朋友将采集的自然材料转化为可佩戴的小型艺术品;温室科普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植物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这些活动将科学认知、艺术表达与户外运动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露营区的设置进一步拓展了植物园的休闲功能。游客可以自带野餐垫和帐篷,在指定草坪区域搭建临时休憩所,体验”以天为盖地为庐”的自然生活方式。这种低成本的休闲方式特别适合年轻家庭和团体游客,让人们可以在全天候的活动间隙找到放松身心的私密空间,延长在园区的停留时间,深度感受植物园的昼夜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节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的参与需求。园区无障碍设施完善,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通行;部分体验活动设有手语翻译和志愿者协助,体现人文关怀。这种包容性设计让自然与艺术之美能够被更广泛的人群共享,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理念。

实用信息与参与指南

2025辰山自然生活节将于10月1日至8日每天8:00-17:30在上海辰山植物园(松江区辰花公路3888号)举行。园区实行60元/张的门票政策,6周岁(不含)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可凭有效证件享受半价优惠;60周岁(含)至64周岁老年人可享8.5折优惠;退役军人凭相关证件可享8折优惠。

65周岁(含)以上老年人、1.3米(含)以下或6周岁(含)以下儿童、现役军人及家属、残疾人士等群体可申请免票入园。这些细致的票价分级体现了主办方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怀,也降低了公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经济门槛。

表:2025辰山自然生活节每日演出亮点概览

日期演出亮点特色描述
10月1日上海新歌合唱团国庆专场、平行宇宙乐队、晚高峰乐队以红色经典与流行音乐庆祝国庆
10月2日力佳、倒空间乐队、815乐队等摇滚专场多支乐队轮番献艺,点燃现场活力
10月4日“鎏金岁月·金曲留声”专场,上海轻音乐团伴奏,李欣玫等歌手演唱经典老歌重现,唤起时代记忆
10月6日国风中秋特别音乐会,胡晨韵唢呐、刘嘉琵琶、刘丽洁小提琴等传统与现代乐器碰撞,献礼中秋佳节

为获得最佳体验,建议游客提前规划行程:上午可先游览六大主题园艺展区,此时光线柔和适合拍照;中午至下午聚焦花朵舞台的演出,在草坪上野餐休憩;下午时段可参与艺术工作坊或逛自然市集;带孩子的家庭可根据儿童年龄选择合适的科普互动活动。园区提供餐饮服务,但允许游客携带适量食品饮料,建议准备环保餐具和水杯,践行绿色出游理念。

交通方面,建议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地铁9号线至洞泾站换乘松江19路公交车可直达植物园1号门;自驾游客可使用园区停车场,但节假日可能需排队等候。考虑到国庆期间客流集中,建议错峰出行,选择10月3日、5日等相对平缓的日期参观,或选择上午较早时段入园,以获得更舒适的游览体验。

辰山自然生活节不仅是一场节庆活动,更是一次重新定义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文化实践。在这个金秋十月,让我们相约辰山,在植物的呼吸间感受生命律动,在艺术的共鸣中重拾心灵宁静,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诗意栖居新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