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长假期催生多元出游需求,拼假策略成主流
2025年国庆假期与中秋节叠加形成8天“超长黄金周”,用户通过“请3休11”“请4休13”等拼假方案可延长至12-16天假期,推动长线游需求爆发。铁路部门预测,9月29日至10月10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将达2.19亿人次,10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部分热门线路车票开售即“秒光”。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假期首尾时段机票价格较高,节中(10月4日-5日)为出行高峰,国内机票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近30%,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位居前列。

拼假游特点:
- 长线深度游崛起:60%游客选择6-8天国内长线产品,主流价格区间4000-6000元,新疆、华东、东北等秋景线路领跑。
- 错峰出行明显:首批游客9月28日-10月1日出发“先旅游后团圆”,第二批10月3日-5日主打亲子跨中秋行程,第三批长者节后错峰游。
- 小众目的地走红:伊宁、阿勒泰、芒市等搜索热度同比增超60%,省际交界城市(如昭通、贺州)订单量增长58%-95%。
二、国内游三大趋势:秋色、家国情怀与品质升级
- 主题融合:秋色景观与中秋文化结合,北疆喀纳斯、甘肃胡杨林、华东品蟹线路热度高,民俗活动(如贵州苗族“采瓜”、云南篝火晚会)增强体验感。
- 品质小团受宠:超50%家庭客群选择“精品小团”“一家一团”,私密性和舒适度成关键。
- 情绪价值驱动:游客从“打卡式旅游”转向“沉浸式度假”,新疆、西藏等远途目的地因心灵疗愈属性受一线城市游客青睐。
热门目的地推荐:
- 北京:中轴线旅游热度涨69%,故宫、颐和园需提前预约。
- 成都:租车自驾Top1,大熊猫基地、都江堰吸引年轻群体。
- 呼伦贝尔:秋季草原金黄,额尔古纳湿地、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成“避人潮”首选。
三、出境游结构性升级:免签红利与年轻化趋势
中国出境游搜索热度同比翻倍,呈现“三升三降”特征:
- 上升:出行信心、免签目的地热度(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深度慢享需求;
- 下降:决策周期、请假天数、心理预算。
目的地新格局:
- 传统热门:日本蝉联榜首,意大利、法国搜索量增超2倍,希腊克里特岛热度飙升10倍。
- 新兴黑马:南非(电子签开通增量30%)、越南富国岛(免签政策带动增长7倍)、西班牙马略卡(“果冻海”搜索量增4倍)。
- 深度体验:冰岛签证申请量翻倍,多洛米蒂山区攀岩、上萨瓦省中世纪村庄等小众玩法受Z世代追捧。
价格动态:
东南亚价格持平,日本降15%,欧洲长线持平,早鸟优惠可享5%-10%折扣。
四、政策与资本共振,旅游股逆势上涨
9月18日,曲江文旅涨停,云南旅游“2连板”,中航证券、财信证券等机构看好国庆市场高景气,预计旅游收入/人次日均同比增7.0%/8.3%。政策层面,商务部推出19条扩消费措施,文旅部发放超3.3亿元消费补贴,优化景区预约及营业时间。
投资关注点:
- 自然景区与综合运营;
- 酒店住宿与平台服务;
- 文旅IP与内容创新。
理性繁荣下的市场新机
2025年国庆黄金周在超长假期、政策红利及消费升级驱动下,呈现“长短线并重、小众与出境齐飞”的特点。游客更注重性价比与情绪价值,而行业需持续优化资源供给与服务品质,以承接这一波“理性且热烈”的消费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