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风渐凉,胃里总盼着点热乎的 —— 一碗刚出锅的饺子,皮薄馅足,咬开满是鲜汁,是全家人围坐时最暖的慰藉。但包饺子的馅料,藏着 “顺时养生” 的门道:秋天干燥、阳气渐收,有些馅料吃了容易上火或失味,有些时令食材却正当时,鲜得能让人多吃两碗。今天就跟大家说清楚:深秋包饺子,少吃 2 种馅,多吃 3 种 “时令馅”,既合节气,又能尝出最鲜的秋味。

先说说:深秋为啥要少吃这 2 种馅?
1. 韭菜馅:秋韭菜 “老气重”,鲜少燥多
老辈人常说 “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到了深秋,韭菜更是 “颜值与口感双降”。此时的韭菜经过春夏生长,纤维变得粗硬,咬起来容易塞牙,鲜味也大不如春天的鲜嫩,煮出来的饺子还带着股 “老气”,吃着不水灵。更关键的是,韭菜性辛温,深秋气候干燥,身体本就容易缺水分,吃多了韭菜很容易加重 “燥气”—— 比如吃完喉咙干、嘴角起小泡,甚至便秘,实在不是秋季的优选。
要是实在想吃韭菜味,不如等开春后,第一茬韭菜刚冒头时再包,那时的韭菜嫩得能掐出水,鲜得能盖过肉香。深秋想吃带点辛香的馅,换成茴香或葱,反而更贴合时节。
2. 羊肉馅:温补过劲,深秋吃易 “上火”
羊肉是寒冬的 “暖身宝”,但深秋吃,还太早。深秋虽然气温下降,但整体气候干燥多风,身体需要的是 “润燥” 而非 “温补”。羊肉性温热,深秋吃多了,很容易让体内 “燥气” 堆积:比如吃完口干舌燥、鼻子冒火,甚至半夜喉咙疼得醒过来。而且羊肉的膻味在干燥季节会更明显,包成饺子若处理不好,反而影响口感。
若实在馋羊肉,不如等到冬至前后,天寒地冻时,把羊肉和萝卜一起炖,萝卜能中和羊肉的燥气,暖身又不上火;或者把羊肉切成片涮火锅,比包成饺子更合时宜。
再聊聊:深秋最该吃的 3 种 “时令馅”,鲜掉眉毛还养生
1. 嫩南瓜馅:秋瓜甜润,解腻又补水
深秋的嫩南瓜,是藏在菜市场里的 “宝藏食材”—— 外皮薄得能直接咬,内瓤软嫩无筋,蒸熟后压成泥,自带一股清甜香,包进饺子里,能中和肉馅或鸡蛋的油腻,吃着清爽又润口。而且南瓜富含 β- 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能补维生素还能促消化,连不爱吃蔬菜的孩子都能多吃两个。
具体做法:
- 食材准备:嫩南瓜 1 个(约 500 克)、鸡蛋 2 个、泡发木耳 1 小把、虾皮 3 勺、面粉 500 克、十三香 1 勺、香油 2 勺、盐和鸡精适量。
- 处理食材:嫩南瓜洗净,用擦丝器擦成细丝,加 1 小勺盐拌匀,腌 5 分钟让南瓜出水,然后用纱布裹紧,反复挤压,把水分挤干(多挤几次,避免包饺子时出水);木耳洗净切细丝,南瓜丝再切得碎一些,减少颗粒感;鸡蛋加少许盐打散,锅中放少许油,把鸡蛋炒熟,用铲子压成碎末,放凉备用。
- 调馅:大碗中放入鸡蛋碎、木耳丝、南瓜丝,加虾皮(提鲜不用放太多)、十三香、香油,再加少量盐和鸡精(南瓜本身有甜味,盐比平时少放 1/3),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馅料就调好了。
- 包饺子:面粉加适量清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保鲜膜醒 15 分钟;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切成小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面皮;取一张面皮,放适量馅料,捏紧边缘包成饺子;水烧开后下饺子,煮至饺子浮起,再点 3 次凉水,每次水沸后再加,直到饺子鼓起来,就可以捞出装盘了。
刚煮好的南瓜馅饺子,咬开能尝到南瓜的甜润,混合着鸡蛋的香和虾皮的鲜,一点都不腻,配着醋吃,能连吃十几个。
2. 莲菜馅:秋吃莲菜赛人参,脆嫩还润燥
“秋吃莲菜赛人参”,深秋的莲菜刚从荷塘里挖出来,脆嫩多汁,带着股清甜味,而且能清热润燥,正好贴合深秋干燥的气候。把莲菜包进饺子里,咬着有莲菜的脆劲,又有肉馅的香味,清爽不腻,吃多了也不怕上火。
具体做法:
- 食材准备:五花肉馅 300 克(或瘦肉馅,加少许猪油更香)、莲藕 1 段(约 300 克)、小葱 5 根、生姜 1 块、面粉 500 克、十三香 1 勺、生抽 1 勺、黄豆酱半勺、香油 2 勺、盐和鸡精适量。
- 处理食材:莲藕刮去外皮,切成薄片,泡在清水中(防止氧化变黑);小葱切葱花,生姜一半切片、一半剁成姜末;面粉加适量清水和 1 小勺盐(增加筋性),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保鲜膜醒 15 分钟。
- 腌肉馅:五花肉馅中加入姜末、十三香、生抽、黄豆酱、香油,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肉馅上劲(搅拌时能感觉到阻力),然后静置 10 分钟,让肉馅充分入味。
- 调馅:锅中烧开水,放入莲藕片焯水 1 分钟(别煮太久,否则会软塌,失去脆劲),捞出过凉水,沥干水分后剁碎;把剁碎的莲菜和葱花一起加入肉馅中,顺着一个方向拌匀,最后根据口味加少许盐和鸡精,莲菜馅就调好了(莲菜本身有水分,不用额外加水)。
- 包饺子:醒好的面团按之前的步骤擀皮、包馅,水烧开后下饺子,煮至三次点水沸腾,饺子浮起即可。
莲菜馅饺子的精髓在 “脆”,刚煮好的饺子咬开,莲菜的脆嫩和肉馅的软嫩形成对比,鲜得能让人舔嘴角,而且吃完嘴里不发干,特别舒服。
3. 茴香馅:秋茬茴香更香浓,纤维嫩不塞牙
很多人以为茴香只有春夏能吃,其实秋茬茴香才是 “隐藏款”。经过初秋的凉爽天气,茴香长得更粗壮,香味也更浓郁,而且纤维比春茴香更嫩,不会塞牙,包成饺子,一口下去满是茴香的独特香气,让人越吃越上瘾。
具体做法:
- 食材准备:茴香 1 把(约 400 克)、猪肉馅 300 克、大葱 1 根、生姜 1 块、花椒 1 小把、香叶 2 片、面粉 500 克、生抽 1 勺、老抽半勺、盐和鸡精适量。
- 处理食材:茴香洗净,放在通风处沥干水分(别带生水,否则馅料容易出水),然后切成碎末;大葱切段,生姜一半切片、一半剁成姜末;面粉加适量清水揉成面团,醒 15 分钟。
- 做 “增香双料”:① 葱姜花椒水:碗中放葱段、姜片、花椒,加半碗温水,浸泡 10 分钟,捞出料渣,只留水;② 料油:锅中放适量食用油,加花椒、姜片、葱段、香叶,小火慢煎,直到食材变成焦黄色,捞出残渣,剩下的油就是料油,放凉备用。
- 调馅:猪肉馅中加入生抽、老抽、盐、鸡精,然后分 3 次加入葱姜花椒水,每次加完都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水分被肉馅完全吸收,肉馅变得粘稠;最后加入 1 勺料油和姜末,拌匀锁水,再放入茴香碎,轻轻拌匀(别太用力,避免茴香出水),茴香馅就好了。
- 包饺子:擀皮、包馅,煮饺子的方法和之前一样,煮好后趁热吃,茴香的香味最浓。
秋茬茴香馅饺子,香味比春茴香更足,而且肉质吸满了葱姜花椒水的香,咬开后鲜汁四溢,配着蒜汁吃,能让人忘记深秋的凉意,只觉得暖乎乎的舒服。
老话说:“食饮有节,顺时而食”
饺子是中国人的 “家常味”,但吃对馅料,才能既尝鲜又养生。深秋干燥,少吃韭菜、羊肉这类 “燥性” 馅料,多吃嫩南瓜、莲菜、茴香这些应季食材,既能尝到秋天的本味,又能给身体补水润燥。下次包饺子,不妨试试这 3 种时令馅,让全家人在热乎的饺子里,尝到深秋最鲜的滋味。你深秋最爱吃哪种馅的饺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独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