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荔莎直播再爆猛料:一场“退群整蛊”如何演变成娱乐圈法律大战

“照片不是我拍的,但全是真的!”2025年8月29日,许荔莎在直播中抛出这句看似矛盾的话语,将一场持续多日的娱乐圈风波再次推向高潮。这场由微信群退群引发的所谓“整蛊计划”,最终演变成涉及隐私照片、律师声明和报警处理的复杂罗生门,被网友戏称为“一个退群引发的血案”。

起因:微信群退群引发的“整蛊计划”

整件事的起源听起来近乎儿戏。据许荔莎在直播中透露,她与许凯及几位共同好友原本同在一个微信群,但许凯突然退群的行为让她感到不满。她一怒之下发出“退群就微博见”的警告,却未得到任何回应。于是,她和一名女性朋友策划了一场所谓的“整蛊计划”:用一个仅有200粉丝的小号,发布虚构的“秀恩爱”聊天记录和照片,目的是激怒许凯的私生粉,从而迫使经纪人主动联系她们谈判。

许荔莎在直播中坦言:“我们都觉得很好笑,只是想刺激他来联系我们而已。”这种看似幼稚的动机,与后续事件的严重程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事态升级:从沉默以对到热搜榜首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她们的预料。尽管许凯的粉丝早已发现小号内容并提醒团队,但连续三天,许凯及其团队选择完全沉默、不予处理。直到第四天,相关话题突然冲上热搜榜首,经纪人于正终于发声——却不是私下联系,而是公开指责许荔莎骚扰,并扬言报警。

于正的强硬态度成为整个事件的转折点。许荔莎称,正是于正的公开指责和报警威胁,迫使她“全面公开所有事情”。她在直播和微博中强调,自己虽然是为了整蛊,但“所说的所有东西都是真的,没有说任何假话”,包括此前曝光的许凯亲密照片(牵手照、床照等)。但她澄清,这些照片“并非由我本人拍摄,而是其他女生所拍”,同时拒绝透露拍摄者具体身份及照片获取途径。

各执一词:真相与谎言的罗生门

这场风波中,双方各执一词,形成了一场典型的娱乐圈罗生门。于正此前已强烈质疑照片真实性,甚至要求许荔莎“用全家性命发誓”照片中的手是她的,并称这些是“许凯多年前女友拍摄的旧照”,被他人恶意下载传播。

而许凯工作室则迅速采取法律手段,发布律师声明指控诽谤,并于8月22日报警处理。许荔莎也不甘示弱,声称自己于23日报警。但截至8月30日,双方均未出示警方立案回执,事件陷入“已报警却无通报”的模糊状态。

从“好玩”到法律边界:一场闹剧的演变

整场闹剧从“为了好玩”开始,最终演变成一场涉及法律边界的公关大战。有网友认为,许荔莎称爆料许凯是为了好玩,爆料是假的。8月29日深夜,许荔莎在微博解释:“不要断章取义好不好,一开始是为了整蛊,于正报警之后我说的全是真的”。

这场风波再次将明星隐私、粉丝文化、团队公关乃至法律底线等问题推到台前。当“退群”成为导火索、“整蛊”变成爆料借口,公众不禁要问:究竟是谁在操纵舆论,又是谁在挑战底线?

娱乐圈生态的缩影

这场风波折射出当下娱乐圈的诸多问题:明星与粉丝之间模糊的界限、团队公关策略的选择、私生饭文化的困扰,以及法律在娱乐圈纠纷中的角色。也许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娱乐圈的瓜吃多了,但这一次,法律该出来切瓜了。”

从微信群的小吵小闹,到热搜榜的全民关注,再到可能的法律诉讼,这场风波的升级过程展现了当代娱乐圈生态的复杂性。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任何小事都可能被无限放大,而真相往往淹没在各执一词的争吵中。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风波都已经给所有参与者上了一课:在数字时代,任何“玩笑”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而法律的红线不容挑战。对于关注此事的公众来说,这也是一个提醒:在吃瓜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思考,不轻易被单方面说法带偏节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