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中国科技企业Rokid在美国纽约正式发布了其旗舰产品Rokid Glasses智能眼镜的海外版本,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创新力量在全球可穿戴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更预示着人机交互方式即将迎来革命性变革。这款仅重49克的智能眼镜集成了AR显示、AI交互、摄影摄像等多项前沿技术,以”无感化”设计理念重新定义了智能穿戴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

革命性产品:重新定义智能眼镜标准
Rokid Glasses最引人注目的突破在于其极致的轻量化设计与强大的功能集成之间的完美平衡。这款重量仅49克的智能眼镜,成功突破了传统AR设备”厚重、续航短、显示模糊”三大技术瓶颈,成为全球最轻的具备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为实现这一目标,Rokid产品团队将主板、电池等核心组件巧妙地集成于纤薄框架之中,采用自主研发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工艺,使得整体造型更加接近传统眼镜样式,极大地提升了佩戴者的舒适度及便携性。
在显示技术方面,Rokid Glasses采用了衍射光波导光学方案,搭载Micro-OLED屏幕,分辨率640*480,入眼亮度高达1000尼特,视场角FOV为30度。这一先进的光学技术使得用户在不影响正常视线的前提下,通过透明镜片展示出清晰细腻的虚拟界面,实现信息叠加显示效果,从而开辟了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更值得称道的是,蓝思科技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镜片的透光率和抗摔性,为产品的高画质显示与工业级稳定性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硬件配置上,Rokid Glasses搭载了高通骁龙AR1平台,这是一款专为智能眼镜打造的芯片,具备强大的AI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机器学习算法、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各种AI任务。存储方面配备2GB运行内存与32GB存储,支持WiFi 6和蓝牙5.3连接,完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此外,眼镜还内置了一颗1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光圈F2.25,拍照分辨率达3024*4032,支持4K拍照和1080P录像,让用户能够以第一视角自然记录生活与工作场景。
创新功能:AI赋能的场景化应用生态
Rokid Glasses区别于传统智能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度整合的AI生态系统。眼镜全面接入了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智谱清言、纳米搜索等主流AI大模型,形成了一个开放而强大的智能平台。这种多模型集成策略不仅保证了服务的多样性,更通过竞争机制优化了用户体验,使Rokid Glasses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偏好。

在跨语言交流方面,Rokid Glasses设置了行业新标准。其实时翻译功能支持多语种同步转换,有效消除了语言障碍。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Rokid搭建的”跨国咖啡馆”场景演示中,外国柜员佩戴Rokid Glasses用英语、俄语等语言与观众交流,而观众通过眼镜的中文翻译实现了无缝沟通。更值得注意的是,8月13日Rokid还发布了支持广东话(粤语交互)的海外版本,首站选择在中国香港推出,体现了产品对区域性语言差异的尊重与包容。
支付方式的革新是Rokid Glasses另一大亮点。通过与支付宝合作开发的”看一下支付”功能,Rokid创造了全球首个智能眼镜支付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支付信息直接在眼镜显示屏上呈现,用户无需操作手机即可完成交易。这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支付系统,不仅提高了便利性,也为未来无感支付树立了标杆。展会现场体验这一功能的观众纷纷露出惊讶表情,许多评论认为这代表了”电子支付的再次跃进”。
AR导航是Rokid Glasses深度优化的又一核心功能。与高德地图合作开发的全场景智能导航应用,支持步行、骑行、驾车三种模式的语音切换。不同于手机导航需要频繁查看屏幕,Rokid Glasses将路线指引直接叠加在用户真实视野中,实现了真正的”抬头导航”。这一创新彻底解放了用户双手,大幅提升了出行安全性和便捷性。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Rokid Glasses还针对特殊需求群体开发了一系列人性化功能。对于视障人士,眼镜内置的1200万像素高分辨率摄像头配合AI算法,能够实时捕捉环境信息并转化为语音反馈,帮助识别商品标签、指引盲道方向、导航避障甚至”阅读”书本文字。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眼镜提供实时提醒和记忆支持功能,展现了科技的人文关怀。Rokid还与纽约市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照护权威机构CaringKind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眼镜如何优化照护服务。
全球化战略:双线布局与生态构建
Rokid Glasses的纽约发布会不仅是产品展示,更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全球化战略宣言。选择在曼哈顿这一全球科技与时尚产业的核心枢纽举办发布会,Rokid明确传递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决心。发布会同期启动的Kickstarter众筹项目表现抢眼,上线仅8小时筹款金额便达到40万美元,8小时后支持人数突破5000人,筹资金额超过300万美元,远超同品类产品同期表现,有望打破AI眼镜品类的历史筹资纪录。这一成绩不仅印证了全球市场对轻便型智能眼镜的强烈需求,也反映了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创新产品的认可。
与海外众筹模式相呼应,Rokid在国内市场采取了”预售-发售-发货”的快速推进策略。8月26日晚,Rokid Glasses国内版正式在官方商城、天猫旗舰店、京东自营店等渠道上线预售,消费者支付100元定金可享受”定金抵300元”等优惠。预售表现同样亮眼,截至8月27日上午10点,国内各渠道预售订单量已突破8000台,其中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达62%,30-45岁的科技爱好者与职场人群成为主力消费群体。

生产基地布局体现了Rokid的供应链智慧。全球首台量产版Rokid Glasses于6月在蓝思科技湘潭基地下线,这一选择充分利用了湖南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集群优势。蓝思科技不仅独家承担了从精密结构件到整机组装的全流程生产,更与Rokid深度协同,将AR光学引擎、空间交互算法等前沿技术融入本土化制造体系,实现了100%国产化率。这种”智能制造+资本协同”的合作模式,为产品规模化量产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中国AR产业链的成熟注入强劲动能。
开发者生态是Rokid全球化战略的另一支柱。Rokid打造了中国规模最大的XR开发者社区,拥有超过1.5万名个人开发者与5000家企业开发者。这些开发者利用Rokid SDK及平台资源,已经开发了超过200个学术与行业项目。随着产品出海,Rokid计划吸纳逾1000名海外开发者加入社区,并与全球50多所高校合作开展黑客松、认证项目及培训计划,构建真正全球化的应用生态系统。
行业影响:中国创新的全球回响
Rokid Glasses的纽约发布不仅是一款产品的成功,更代表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创新格局中地位的转变。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惊艳亮相,到纽约发布会的全球瞩目,Rokid Glasses展现了”中国智造”从”跟跑”到”定义规则”的跨越式发展。这款产品在硬件设计、软件算法、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全面超越国外同品类产品,标志着中国在智能眼镜领域开始构建以自身为引领的科技新秩序。
Rokid Glasses的成功也折射出AR设备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AR设备市场正以年均50%的增速扩张。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Rokid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出货量目标——2026年达到100万台。这一目标如能实现,将极大改变AR市场被国际巨头主导的现状,为中国企业在下一代计算平台竞争中赢得宝贵席位。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Rokid Glasses代表了人机交互范式的根本性转变。在WAIC展会上,Rokid以”百闻不如一见”为主题,展示了”无感化”AI体验的革命性潜力。用户无需手持设备,仅凭语音和自然视线即可完成操作,这种”技术隐身、体验显性”的设计哲学,指向了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终极愿景。哥伦比亚大学人机交互专家徐奥森博士在发布会研讨会上指出,人工智能眼镜的崛起标志着从移动设备到可穿戴设备的转型趋势,这一变革将对通信、智能硬件发展及无障碍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Rokid Glasses纽约发布会后启动的”梦想之旅”全球巡回活动,将进一步探索智能眼镜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可能性。从滑板爱好者到科技分析师,从旅行者到新婚夫妇,不同背景的创作者将通过Rokid Glasses的视角分享个人故事,展示技术如何自然地融入人类生活叙事。这种以人为本的传播策略,超越了单纯的技术炫耀,体现了Rokid对科技本质的深刻理解——最好的技术应该是看不见的,它不改变人的行为,而是增强人的能力。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Rokid Glasses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但其未来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供应链管理将是首要考验,随着订单量快速增长(全球预售订单已超25万台),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将成为关键。蓝思科技的智能制造能力虽然提供了坚实基础,但全球物流、售后网络的建设仍需时日。
隐私与安全问题是另一潜在障碍。作为一款集成了摄像头、麦克风和多模态传感器的智能设备,Rokid Glasses如何保护用户数据安全,避免隐私泄露,将成为影响消费者信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声纹支付等敏感功能上,安全机制的透明度和可靠性必须达到最高标准。
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也至关重要。目前Rokid Glasses已经覆盖了消费电子、文旅体验、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但与智能手机的万能性相比仍有差距。开发者社区的全球扩张将有助于丰富应用生态,但如何激励开发者创造出真正具有颠覆性的AR应用,仍需探索有效的商业模式和激励机制。
市场竞争态势也不容忽视。随着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以及博士眼镜等传统企业纷纷入局,2025年这一”AI眼镜爆发元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Rokid的先发优势和轻量化特色虽然构筑了一定壁垒,但在品牌影响力、渠道资源等方面与国际巨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站在技术演进的角度,Rokid Glasses或许只是人机交互革命的起点。随着脑机接口、肌电传感等技术的成熟,未来的智能眼镜可能会进一步摆脱语音控制的局限,实现真正的”意念交互”。Rokid在产品理念上的前瞻性布局,使其在这一长远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纽约发布会标志着Rokid Glasses正式登上全球舞台,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从中国实验室走向世界市场,从科技爱好者的尝鲜产品转变为大众消费者的日常工具,Rokid Glasses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样巨大。无论如何,这款49克的智能眼镜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见未来的窗口——在那里,技术不再是我们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异质存在,而是如同空气般自然、无形却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