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与贵州大数据集团战略合作:打造“安全+AI”数字生态新范式

8月28日,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见证了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重要时刻——360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贵州大数据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场被业界称为”安全与算力的世纪握手”的合作,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迈入”智能安全”新阶段,也为全国”东数西算”工程提供了安全赋能的新样本。

战略升级:从意向到落地的深度协同

此次合作源于今年5月双方在数博会期间达成的合作意向。经过三个月的深度磋商,最终形成了包含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在内的”三位一体”合作框架。签约仪式现场,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手持自主研发的”安全大脑”模型,与贵州大数据集团董事长徐昊共同启动了象征数据流动的水晶装置,预示着双方将在数据安全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开辟新赛道。

根据协议,合作将分三阶段实施:2025年底前完成贵阳安全运营中心建设,2026年实现全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全覆盖,2027年建成辐射西南地区的AI安全赋能平台。这种阶梯式推进策略,既考虑了技术落地的可行性,又确保了资源投入的有效性。

技术融合:构建四位一体安全体系

在具体实施层面,双方创新性地提出了”四维防护”架构:

  1. 基础设施层:共建城市级安全运营中心,整合360的威胁情报库与贵州的算力资源,实现每秒亿级数据的实时分析能力;
  2. 技术中台层:开发”魔树工厂”AI训练平台,将360的智能体技术与贵州大数据集团的场景数据相结合,培育垂直领域安全大模型;
  3. 应用服务层:打造政务、金融、医疗等行业解决方案包,其中政务数据安全方案已在天眼FAST数据中心完成原型测试;
  4. 生态培育层:联合贵州大学等高校设立”红数苗”人才培养计划,预计三年内输送千名复合型安全工程师。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安全大脑”项目将采用”1+N”部署模式,即以贵阳为核心节点,在遵义、毕节等地建设6个边缘计算中心,形成覆盖全省的分布式安全防护网络。这种架构既能满足低时延要求,又符合数据主权管理规范。

行业影响:重塑数字经济安全范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点评此次合作时指出:”这是首次实现网络安全能力与区域算力资源的系统级耦合,为破解数据要素流通中的’安全悖论’提供了实践路径。”据第三方机构测算,该合作有望使贵州数据中心的安全运维成本降低40%,同时将安全事件响应速度提升至分钟级。

在产业生态方面,合作已吸引包括华为云、阿里云在内的12家科技企业加入配套计划。贵阳高新区随即宣布将设立10亿元规模的”安全+AI”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相关技术创新。这种”龙头引领+生态协同”的模式,正在形成数字经济时代的”贵州磁吸效应”。

未来展望:从贵州实践到国家标准

周鸿祎在专访中透露,双方正在参与制定《人工智能安全运营中心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其中”贵阳模式”的技术框架将成为重要参考。贵州大数据集团则计划将合作成果输出到”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项目,目前已有东盟国家表达合作意向。

随着首期3亿元专项资金的到位,合作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竞争焦点的今天,这场跨越技术与地域的强强联合,不仅将重新定义大数据产业的安全标准,更可能孕育出影响深远的数字文明新范式。正如徐昊所言:”我们要打造的不仅是数据要塞,更是智能时代的数字长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