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清晨,深圳华强北赛格通信市场刚开门便迎来第一波采购高峰。一个个印有“CCC”标识的白色外盒正被摆上柜台,而在昨天,这里还能见到各种五花八门的白牌充电宝。自今日起,国家强制实施的移动电源锂电池3C认证制度正式生效,充电宝行业迎来历史性洗牌风暴。

华强北市场风向骤变。作为全国电子产品的风向标,其货架之上如同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淘汰赛。仅仅一个月时间,大批缺乏3C标识的低价产品黯然退场。如今市场内几乎每个档口都在销售印着显著3C标志的产品。
“30元以下的杂牌子现在根本没人拿货了,”一名商户指着自己专柜里清一色的认证产品说,“消费者和零售商都在主动避开没有认证标识的货。”数据显示,7月以来销量持续攀升,尤其是50-100元价格区间的充电宝销量激增——许多原本准备购入廉价杂牌产品的用户如今直接转投认证产品阵营。
销量激增与价格攀升并存。电商平台搜索首页的充电宝产品集体换上蓝白色3C标志作为“标配”,部分爆款月度销量已达数十万件。但另一面,华强北商户感受到了成本传导的压力:“认证电芯的价格开始上涨了,10000毫安时充电宝比前阵子贵了10块左右。”——这一涨价幅度几乎正好抵消了杂牌产品退出的价格空间。

白牌厂商正加速离场。三楼的电子配件区显得格外冷清,几个专营低价杂牌充电宝的柜台如今门可罗雀。在不起眼的角落,少量被消费者淘汰的无3C充电宝被堆在纸箱里,标价不过15-20元,但少有问津。这些曾在“共享充电宝免费用”时代大行其道的产品,正在被物流和消费者双线封锁:快递公司已拒绝寄送无认证标识的锂电池;机场安检处也频繁拦截缺少3C标志的充电宝。
行业集中度骤然提升。新规实施前夕生产端已悄然变局。某代工厂负责人透露,他们在年初预判认证需求后就已接洽认证电芯供应。“一批中小品牌因未能及时拿到认证已被渠道放弃”。行业内获得CCC证书的主要厂商不过二十余家,核心的电芯认证产能更是集中在头部电池厂手中——部分品牌的电芯到货周期已延长两周以上。

新规终结了曾经混乱的充电宝市场秩序,也带来了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根本变化。价格微涨、销量猛涨的景象背后,是产品安全的价值在消费者心中实质性重构。认证证书所代表的品质担保,正在重塑大众对充电宝的价值衡量体系。
当消费者愿意为一张证书多花10元钱时,当白牌产品被市场彻底逐出的那一刻,这场由国家强制认证掀起的风暴,在淘汰劣质生产商的同时,已然埋下了产业升级的种子:充电宝将不再是风险莫测的“随身炸弹”,而成为真正安全可靠的“能量储备站”。这一场景背后,是一场中国制造走向安全化与品质化的变革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