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作为历史的讲述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文化的底蕴。而让文物得以重焕生机、开口 “诉说” 往昔,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的妙手与匠心。7 月 25 日,四川省文物局于三星堆博物馆召开了四川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结会议,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各方领导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与展望文物修复事业的发展。四川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彭闯,四川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飞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也列席会议。

不久前,2025 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 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泸州圆满落幕。这场大赛堪称文物修复领域的 “华山论剑”,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精英选手。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四川的参赛选手们表现尤为亮眼,大放异彩。共有 11 人凭借精湛技艺,分别斩获一、二、三等奖,更为瞩目的是,他们一举摘下金属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两个项目的一等奖,为四川文物修复行业赢得了极高的荣誉。在本次总结会议现场,这些获奖选手纷纷登台,分享自己在文物修复行业多年的宝贵经验与深刻体会,他们的讲述或质朴、或激昂,无一不流露出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会议进程中,举行了一项意义非凡的授牌仪式。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为杜少飞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与工艺传承工作室、任俊锋青铜文物保护修复与工艺传承工作室授牌。来自四川博物院的杜少飞,深耕书画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十余年,在此次大赛中力压群雄,勇夺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任俊锋,同样技艺超群,荣获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在此前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杜少飞曾感慨,在文物修复这一行业中,越深入钻研,越觉困难重重、问题繁多,然而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便坚守了十余年。此次工作室授牌,对他而言不仅是一份认可,更是一份责任。杜少飞在现场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能以工作室为依托,带领年轻的文物修复师们共同进步,在文物修复领域创造更优异的成绩。谈及行业发展,杜少飞欣慰地说道:“从四川省的情况来看,近几年纸张书画修复领域发展迅猛,有大量年轻力量注入。如今,泸州市博物馆、宜宾市博物院、绵阳市博物馆等众多文博机构,都已具备开展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工作的能力。” 新鲜血液的不断涌入,为古老的文物修复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无限可能。

如今,当人们漫步于博物馆,惊叹于精美独特的文物时,往往容易忽略其背后漫长的修复历程。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者,甘愿枯坐冷板凳几十年,默默传承修复技艺与传统匠心,才使得这些文物得以完整呈现在大众眼前。随着 “考古文博热” 的兴起,文物修复这一 “冷门” 行业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在本次会议中,大赛木作文物修复师项目二等奖获得者毛云,以及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项目二等奖获得者刘明忠,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收徒仪式。当他们郑重地将工具交到年轻徒弟手中时,仿佛传递着一份厚重的使命。这不仅是技艺的交接,更是匠心的延续,为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续写了崭新篇章。
此次总结会议,既是对过往成绩的总结与表彰,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规划。它激励着更多文物工作者投身于这份事业,传承与发扬工匠精神,为文物保护修复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让古老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