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日内瓦“钟表与奇迹”高级钟表展(Watches and Wonders Geneva)落下帷幕,这场汇聚60家参展商的盛会创下历史新高,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暗藏危机。瑞士钟表业正面临双重夹击:中国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导致经销商采购保守,而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瑞士腕表加征31%关税,更让行业雪上加霜。

中国市场的寒意蔓延
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作为瑞士腕表出口的第二大市场,2024年出口额同比下滑25.8%和18.7%,2025年前两个月跌幅进一步扩大至27.1%和12.2%。尽管这两个市场仍贡献了超过40亿瑞郎的出口额,但零售商的悲观预期已传导至供应链上游。
本届日内瓦展上,中国经销商数量减少约三分之一,参与媒体数量基本持平,但采购意愿明显降低。多位品牌方和零售商表示,中国市场的库存压力迫使经销商缩减订单规模,并转向小众独立品牌以降低风险。周大福销售代表吴言指出,部分品牌甚至主动降低库存深度,以应对需求下滑。这种保守策略反映了从业者对2025年中国市场复苏的谨慎态度。
美国关税冲击波
正当瑞士制表商试图通过美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弥补中国市场的损失时,特朗普政府在4月3日宣布对欧盟和瑞士加征关税,其中瑞士腕表面临31%的进口税率上调。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了瑞士钟表业的利润空间——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历峰集团和斯沃琪集团的利润率已处于低位,关税成本可能进一步挤压盈利。
美国零售商的反应迅速而激烈。LVMH集团股价当日下跌5%,历峰集团跌6%,斯沃琪集团跌幅超过6%。尽管美国市场在2024年超越中国成为瑞士腕表最大出口地(占比17%),但关税成本的分摊机制尚不明朗。部分品牌实行全球统一定价,关税上涨可能导致美国市场零售价上调,进而影响销量;若品牌自行消化成本,则利润将进一步受损。劳力士、百达翡丽等头部品牌尚未公开回应,但行业普遍担忧此举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行业权力格局重塑
在外部环境动荡之际,瑞士钟表业的内部调整也在加速。2025日内瓦展开幕首日,LVMH集团宣布重要人事变动:Jean-Christophe Babin接任集团制表部门CEO,同时继续执掌宝格丽品牌,并协调宇舶表、泰格豪雅和真力时的战略发展。这一调整被视为LVMH整合旗下制表资源、应对市场压力的信号。
与此同时,历峰集团任命Emmanuel Perrin为沛纳海新CEO,后者此前负责该集团专业制表分销业务。历峰集团强调分销部门仍将独立运营,但未来可能不再设立新负责人。分析认为,这一人事安排反映了集团对市场前景的保守预期,旨在通过精简管理层提高决策效率。
未来挑战与行业韧性
尽管面临多重压力,2025年日内瓦展仍展现出瑞士钟表业的凝聚力。参展商数量创纪录,江诗丹顿、真力时等品牌借周年庆扩大声量,公众开放日观众人数同比增长21%。然而,专业买家结构的变化(美国零售商占比上升、中国买家减少)揭示了市场重心转移的趋势。
短期来看,瑞士制表商需平衡关税成本与定价策略,同时寻找新兴市场以抵消中美需求下滑的影响。长期而言,行业可能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如智能腕表融合)和渠道数字化来适应消费习惯变迁。正如一位独立制表品牌负责人所言:“经销商更青睐小体量品牌的机会,这或许能催生新一轮市场细分。”
在不确定性中,瑞士钟表业的真正考验在于能否在传统工艺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关税壁垒和市场萎缩既是危机,也可能成为行业洗牌与转型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