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业逆势突围:下沉市场与定制化双轮驱动,探索乳业新增长极

在乳制品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新希望乳业正通过差异化策略寻找新增长点。一方面,以区域子品牌“凉山雪”为样板,深耕下沉市场;另一方面,为零售品牌定制高端产品,拓展新渠道。此外,新品研发、低温饮品探索及海外市场布局,也成为其突围的关键方向。

下沉市场:以“凉山雪”为模板的爆品逻辑

“五一”假期期间,三牧乳业旗下的“凉山雪”在西昌单日销量突破12万盒,成为当地网红产品。这一案例成为新乳业在下沉市场成功的缩影。西昌虽是一座常住人口仅77万的县级市,但年游客量达2000万,凉山雪通过精准营销——在小红书“西昌特产”搜索排名前三,并全面渗透线下渠道——实现了75%的市占率。

然而,下沉市场的复制并非易事。当前乳制品行业面临奶价下跌、消费疲软、价格战加剧的困境。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4月,内蒙古、黑龙江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同比下跌11.3%,行业已持续三年处于价格低谷。经销商坦言,高溢价产品被迫平价化,冷链成本居高不下,渠道商利润空间被压缩。

高端定制:山姆爆款与多渠道突破

面对行业挑战,新乳业选择“双线作战”:在下沉市场寻求增量,同时通过高端定制产品挖掘细分需求。其高端品牌“朝日唯品”推出的芭乐味酸奶在山姆会员店迅速售罄,成为高端市场的成功案例。

新乳业的定制化策略不仅限于山姆。2024年,其为盒马、京东七鲜、奥乐齐等零售商提供代工服务,生产全脂鲜奶、高钙鲜牛奶等产品,贡献了显著增量。年报显示,2024年新乳业直营收入同比增长11.4%,经销收入虽下滑13.3%,但代工订单弥补了部分缺口。研发费用连续增长,新品收入占比超10%,支撑了这一模式的可持续性。

新品与海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除下沉与定制外,新乳业正探索更多可能性。总裁朱川透露,公司计划推出低温饮品,可能切入茶饮或功能性饮料赛道。此前,伊利已通过“伊刻活泉”泡茶业务实现业绩翻倍,卫岗乳业也推出轻乳茶系列,新乳业的布局意在抢占新兴品类红利。

海外市场同样是重点方向。新乳业的香蕉牛奶已进入北美华人超市,未来将关注东南亚市场。数据显示,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四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不足20kg/年,市场潜力巨大。新乳业凭借区域品牌组合,有望在这些地区复制国内下沉市场的成功经验。

行业低谷中的突围样本

新乳业的策略体现了乳企在行业寒冬中的灵活应对:通过下沉市场爆品提升渗透率,借定制化产品绑定高增长渠道,同时布局新品与海外市场以分散风险。尽管挑战犹存,但其多元化的增长路径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能否持续创新并平衡成本与利润,将是其突围的关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