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渡科技2025财年业绩解析:AI医疗生态持续进化,商业化落地多点开花

一、业绩亮点:盈利韧性凸显,AI驱动价值转化

医渡科技(2158.HK)于2025财年交出了一份稳健增长的答卷。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达7.15亿元,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在上一财年扭亏为盈的基础上,同比增长25.6%,亏损进一步收窄至1.35亿元,同比减亏38.9%。在手订单规模达7.89亿元,为后续增长提供保障。

管理层强调,业绩的核心驱动力来自YiduCore技术底座的持续进化及其构建的“数据-算法-场景”增长飞轮。这一飞轮通过医疗数据的规模化积累、算法模型的精准迭代,以及临床、医药、公共健康三大场景的深度渗透,形成了正向循环,成为公司抵御行业波动、实现长期增长的基石。

二、技术突破:YiduCore进化与AI中台规模化落地

1. YiduCore:医疗数据的“知识炼金术”

作为医渡科技的底层技术引擎,YiduCore在2025财年实现了关键跃升:

  • 数据规模:累计处理超60亿份授权医疗记录,覆盖4000家医院,疾病知识图谱覆盖所有已知疾病,专病库扩展至90+病种
  • 科研价值:与顶尖专家合作产出20个专病数据集,为疾病预测、智能诊疗提供底层支持。例如,在肝癌领域与滕皋军院士团队合作推出的国内首个肝癌诊疗智能体,标志着AI从辅助诊断向精准治疗延伸。

2. AI中台2.0与“1+N+X”产品矩阵

医渡科技通过AI中台2.0实现了大模型的统一调度与场景化落地:

  • 产品架构:以1个自主可控的AI中台为基座,集成N个大模型(如分诊导诊、病历结构化模型),赋能X个全流程场景(诊前智能问诊、诊中辅助决策、诊后随访管理)。
  • 落地成效:2025年2月至6月,AI诊疗助手累计服务患者2.6万人次;新一代数据中心Eywa 5.0通过大模型优化数据治理,效率提升4倍,人力与算力成本显著降低。

典型案例

  • 在天津滨海新区,AI中台支撑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实现“大模型智能导诊+数字疗法”融合,推动区域医疗资源高效配置。
  • 肿瘤专科医院场景中,AI中台突破性落地多模态诊疗辅助,覆盖从影像识别到治疗方案推荐的全链条。

三、业务板块:三大引擎协同增长

1. 大数据平台与解决方案(AI for Medical)

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10.3%,客户覆盖110家知名医院44家监管机构

  • 产品升级
    • 灵析智管运营管理智能体提升医院效率30%;
    • 灵析智研AI科研工具加速临床试验数据洞察。
  • 技术亮点:Eywa 5.0通过大模型实现多模态数据治理,数据流转速度与质控效率大幅提升。

2.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AI for Life Science)

收入2.47亿元,头部药企合作粘性显著:前20大客户收入留存率87.51%,16家跨国药企为长期客户。

  • 创新工具
    • iEDC智能临床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大模型驱动的知识库,实现数据逻辑核查与清洗效率指数级提升;
    • iRecruitment智能招募系统:患者匹配准确率提升3倍,人工成本降低90%。
  • 科研产出:完成411项临床研究(含药企试验与真实世界研究),夯实医药研发数字化底座。

3. 健康管理平台(AI for Care)

收入1.22亿元,惠民保项目持续领跑:

  • 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609万(覆盖率超35%);
  • 北京普惠健康保累计参保1500万人次,理赔案件超37万件。
  • 用户规模:健康管理平台活跃用户突破2400万,凸显“科技+保险”模式的民生价值。

四、未来展望:AI医疗长跑者的战略定力

医渡科技在业绩会上明确三大方向:

  1. 深化YiduCore壁垒:持续扩展疾病知识图谱与专病库,强化数据-算法协同;
  2. 加速大模型场景穿透:从三甲医院全局智能向专科专病深度应用拓展;
  3. 全球化潜力探索:依托国内经验,探索新兴市场医疗数字化合作。

行业意义:医渡科技的实践验证了AI医疗的商业化可行性——通过技术底座的厚积薄发,将算法优势转化为临床、科研、公共卫生的可量化价值,为行业提供了“技术+场景”融合的范本。

在医疗AI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阶段,医渡科技以YiduCore为核、以场景为翼的布局,不仅巩固了其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更揭示了AI重塑医疗产业链的长期潜力。随着技术迭代与生态扩张,公司有望成为医疗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赋能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