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冰雪席卷大地,人们习惯躲进温暖的室内。但偶尔也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明明想开空调制冷,可外机却纹丝不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空调的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是通过制冷剂在封闭系统内不断循环,实现热量的转移。当空调开启制冷模式时,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送入室外机的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剂将热量释放到外界,由气态变成液态。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降压后,进入室内机的蒸发器。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吸收室内热量,重新变成气态,然后回到压缩机,如此循环往复,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而外机中的压缩机和风扇,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压缩机负责压缩制冷剂,风扇则帮助冷凝器散热。
在冬天,空调外机不转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从空调自身的保护机制来看,大多数空调都设有温度检测装置,当环境温度过低时,为了保护压缩机和其他部件,防止因低温导致润滑油变稠、部件磨损加剧等问题,空调会自动进入保护模式,限制或停止制冷功能,外机也就不会运转。一般来说,当室外温度低于 5℃时,空调的制热功能可以正常运行,但制冷功能就会受到限制,有些空调甚至在室外温度低于 10℃时就会自动关闭制冷模式。
除了保护机制,电路故障也是导致外机不转的常见原因。冬天室内外温差大,空调的电路系统容易出现问题。比如,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电线可能会因为长期使用、老化或受到外力拉扯而出现破损、短路或断路的情况,使得外机无法接收到运转信号。此外,空调的控制电路板也可能出现故障,像控制压缩机和风扇运转的继电器损坏、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焊点松动等,都会影响外机的正常工作。
压缩机故障同样不容忽视。压缩机作为空调制冷的核心部件,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磨损、卡死等问题。在冬天,由于环境温度低,压缩机内的润滑油流动性变差,如果空调本身存在润滑油不足的情况,就更容易导致压缩机运转困难甚至卡死,从而使外机停止转动。而且,压缩机的电机绕组如果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也会让压缩机无法正常工作。
还有一种情况是制冷剂泄漏。如果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发生泄漏,会导致系统内的压力不足,制冷效果下降。当制冷剂泄漏严重时,空调的压力保护装置会启动,停止压缩机的工作,以防止压缩机因缺乏制冷剂冷却而过热损坏,此时外机自然也就不会转动了。
那么,当遇到冬天空调制冷外机不转的情况时,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如果是因为温度过低触发了保护机制,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想要在冬天使用空调制冷,除非室内温度过高且有特殊需求,否则不建议强行开启。若确实需要,可以尝试将空调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短接,但这种操作具有一定风险性,可能会损坏空调,不建议非专业人士自行操作,最好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
对于电路故障,首先要检查空调的电源插座是否通电,可以用其他电器进行测试。如果插座正常,再查看连接室内外机组的电线是否有破损、老化的迹象,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电线。若电线没有问题,很可能是控制电路板出现故障,这时就需要专业人员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检测和维修,必要时更换损坏的电路板或元件。
要是怀疑压缩机故障,需要专业人员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测压缩机电机绕组的电阻值,判断绕组是否存在短路或断路情况。如果是润滑油不足导致的问题,需要添加合适型号的润滑油。若压缩机卡死或严重损坏,则需要更换新的压缩机。
当确定是制冷剂泄漏导致外机不转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他们会先使用专业设备检测泄漏点,对泄漏处进行修复,然后对空调系统进行抽真空处理,最后再按照规定的量补充制冷剂。
冬天空调制冷外机不转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空调的保护机制、电路系统、压缩机以及制冷剂等多个方面。当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们应保持冷静,不要盲目拆卸空调,尽量联系专业的空调维修人员进行检修,这样才能确保空调恢复正常运行,同时也能避免因不当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