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正式启动公众试运营,这座全球第11家、中国首家乐高乐园以“亲子共创”为核心理念,迎来首批游客。试运营首日,乐园总经理陈洁接受媒体专访,回应了排队管理、客流限制、票务政策等热点问题,并透露了乐园在本土化设计、安全标准及交通配套上的创新举措。

试运营挑战与改进:排队优化与极端天气应对
试运营前,乐园经历了3周内部测试,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陈洁坦言,初期面临设备磨合、极端天气应对及亲子家庭需求差异等挑战。“骑乘设备的排队时间从5分钟到75分钟不等,梅雨天气导致地面湿滑,部分设施稳定性需调整。”她表示,乐园目标是将排队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随着亲子家庭游客增多,运营团队将通过动态调整排队动线、增设遮阳设施等方式优化体验。
针对极端天气,乐园已制定应急预案,如雷电天气暂停户外项目,并通过官方渠道实时更新排队信息。此外,内测中发现成人游客与亲子家庭的体验需求差异显著,例如儿童更倾向互动装置,而成人可能因身高限制无法参与部分项目。未来将通过分时段预约和区域分流缓解矛盾。
本土化设计:中国元素占比超1/5,首创悟空小侠主题区
上海乐高乐园的独特性在于其深度本土化。陈洁介绍,园区400个主题菜单中,75个为全球首发,其中“乐高悟空小侠”主题区尤为亮眼。该区域以《西游记》为蓝本,由乐高玩具设计师与中国团队合作打造,还原了花果山、龙宫等场景,并融入金箍棒互动装置,成为全球首个沉浸式中国神话主题区。
另一亮点是“迷你天地”,其室内展区聚焦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外滩、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微缩景观均以300张实景照片为蓝本搭建,甚至还原了人民广场相亲角、枫泾古镇粽子摊等生活细节。室外游船项目则串联长江沿线地标,从布达拉宫到黄鹤楼,最终抵达吴淞口,形成“水上中国地图”。
客流管控与票务政策:每日限流2.8万,退改规则灵活化
据文旅部门核定,乐园每日最大承载量为2.8万人次。陈洁透露,暑期开园后将实施“分时段预约制”,通过官方APP动态调整客流。“试运营期间,部分设施未开放导致承载量仅为正式运营的一半,未来将通过增加工作人员和设备维护提升效率。”
票务方面,年卡销售远超预期,乐园紧急扩容系统并扩充客服团队。门票退改政策亦作出人性化调整:入园前3天可全额退款,解决亲子家庭行程不确定性问题。“初期参考国际惯例设定不可退规则,但网友反馈后迅速优化,体现对家庭游客的关怀。”
酒店争议与亲子体验:从“旁观陪伴”到“共同玩耍”
针对此前退房时间争议(下午4时入住、上午11时退房),陈洁解释称,政策源于海外经验与亲子需求平衡。“家庭套房最多容纳两大三小,清洁需精细化操作。但游客退房后仍可使用酒店内的无动力攀爬区、创意工坊等免费设施,甚至提前入住若房间已准备好。”
乐园更倡导“家长与孩子共同玩耍”的理念。例如,“乐高大飞车”作为全球首发项目,兼顾儿童趣味性与成人刺激需求;4D影院喷水效果经调整后,老年游客亦能享受沉浸体验。“我们观察到,海外乐园中父母常与孩子同玩,而国内家长多旁观。上海乐高乐园希望打破这一界限。”
交通配套升级:双向专车开通,长三角联动提速
为提升可达性,乐园将于7月初联合合作伙伴开通6条从人民广场至乐园的双向专线巴士,单程约1小时。陈洁表示,未来将与铁路部门合作优化金山线运力,并探索与周边景区联票机制,打造“沪郊亲子游”黄金线路。
上海乐高乐园试运营不仅是一次设施检验,更标志着中国主题乐园进入“本土化叙事”新阶段。从悟空小侠的中国神话到江南水乡的微缩景观,从亲子共创理念到精细化安全设计,这座乐园正试图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也为长三角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随着正式开园临近,其客流管理能力与游客满意度将成为持续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