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火锅店因推出“胸大就打折”的低俗营销活动引发公众强烈谴责,被指物化女性、违背公序良俗,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涉事广告已撤下。
一则“胸大就打折”的广告牌,将重庆一家火锅店推上风口浪尖。当商家为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消费者的底线何在?社会公序良俗又将如何维护?
近日,重庆一家名为“渝鼎红重庆火锅(茶园店)”的火锅店成为舆论焦点。该店门口赫然立着一块广告牌,上面印着令人瞠目的标语:“胸大就打折”、“够胸你就来”,甚至还按照“A-G杯”划分折扣等级,从9折到免单不等,旁边配有7个身材各异的动漫人物形象。
这则低俗广告被曝光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绝大多数网友指责其“侮辱女性”、“物化女性身体”,批评这是“恶俗且不尊重女性的恶臭营销”。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2025年了,竟然还有商家用如此低劣的手段博眼球!”
01 低俗营销引发公愤,店家回应前后矛盾
9月4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了涉事火锅店,得到回应称“广告牌已撤,活动从未开始”。重庆市南岸区市场监管局和天文街道办事处均表示正在处理此事。
然而,店家方面的回应却出现了前后矛盾的情况。渝鼎红重庆火锅总店先是声称涉事店铺与自身并无关联,并表示“渝鼎红”这一品牌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另据其他媒体报道,涉事火锅店总店人员又改口称,事发南岸区茶园店,系工作人员恶作剧,正在处理此事。
这种前后不一的说法,进一步引发了公众的质疑。有消费者表示:“如果是恶作剧,为什么会制作如此完整的广告牌?这明显是经过策划的营销活动。”
02 低俗营销非个案,此前已有前科
据了解,渝鼎红重庆火锅(茶园店)于今年3月3日开业。记者调查发现,这并非该店第一次尝试低俗营销。
在该店社交平台账号发布的视频下方,早有网友质疑其相关行为不妥。有网友曾在商家账号视频下留言:“搞这种活动低俗不?”但显然,店家的营销策略并未因此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最终推出了引发众怒的“胸大就打折”活动。
这种以女性身体为噱头的营销手段,在餐饮行业并非首例。此前,一些商家也曾推出类似“美女穿比基尼打折”、“体重越轻折扣越大”等活动,均遭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专家指出,这类营销不仅物化女性,更是对公序良俗的挑战。
03 网友谴责:商业底线何在?
事件曝光后,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绝大多数网友对商家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商家用这种低俗手段博眼球?这是对女性的极大不尊重!”一位网友评论道。
另一位网友指出:“这不是幽默,是侮辱。商家应该明白,营销有底线,尊重是基本。”
还有网友呼吁监管部门严肃处理:“这种明显违反广告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同时,也有消费者表示将抵制该商家:“绝对不会去这种不尊重女性的店铺消费,希望更多人能够抵制这种低俗营销。”
04 法律专家:涉嫌违反多项法规
法律专家指出,该火锅店的营销行为涉嫌违反多项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该火锅店的广告明显涉及低俗内容,违反了这一规定。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尊严。该广告将女性身体特征作为营销噱头,涉嫌物化女性,损害妇女人格尊严。
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商家处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05 营销的底线:尊重与创意并重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营销推广是必要的,但如何把握底线,平衡创意与尊重,是每个商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成功的营销案例表明,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不是低俗噱头,而是创意与温度。比如有的餐厅推出“读书打折”活动,凭当月购书小票可享受折扣;有的火锅店推出“清洁工免费就餐”公益活活动;还有的通过创意菜品和文化内涵吸引顾客。
这些正向营销不仅能够吸引顾客,还能提升品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专家建议,餐饮企业应该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菜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用餐体验上,而不是依靠低俗手段博眼球。“真正的好店,靠的是口碑而不是噱头。”
06 监管不能缺位,文明需要守护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监管的重要性。对于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的商业行为,监管部门应该及时出手,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风气。
重庆市南岸区市场监管局和天文街道办事处表示正在处理此事,公众期待能够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这不仅关乎个案的处理,更关乎对类似行为的警示作用。
同时,行业协会也应该发挥自律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引导企业进行健康、积极的营销活动。消费者更可以用脚投票,抵制那些不尊重消费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商家。
商业需要创新,但创新必须有底线。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对女性的尊重程度上。当商家将女性身体特征作为营销噱头时,不仅侮辱了女性,也贬低了自己。
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家明白,尊重是最好的营销。只有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才能持久发展,赢得消费者的真心认可。
希望此次事件能够成为一个警示:低俗营销或许能带来短暂关注,但最终只会损害品牌形象,失去消费者信任。商业的成功,终究要靠品质和服务,而不是哗众取宠的低级噱头。